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热点 >

颜建国回炉执掌大局中海地产三大难题依旧是谜

2016-12-19 11:30:00

 

来源:

11月15日,中海地产第三代掌门人郝建民因“工作调整”,突然辞任中海地产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此后,关于中海地产新掌门人的猜测不时传出,直至12月7日,该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刚从龙湖地产回归的“旧将”颜建国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

至此,将一向低调的中海地产带入舆论漩涡的“人事风波”暂告一段落。但经过管理层剧烈震荡的中海地产,是否能就此打破“郝时代”给外界留下愈发“集权、独断、保守”的风格和印象,会否延续“郝时代”力推大规模并购带增长的策略,以及能否如愿在2020年实现4000亿元销售额目标,都将成为继任者颜建国身上的重担,也将是外界评判中海地产未来走向的重要依据。

持续3年的剧烈人事变动

2013年8月6日,原中海地产董事长孔庆平卸任,时任行政总裁的郝建民接替其位,成为中海地产第三代掌门人。

郝建民在任3年中,推动了中建系和中海系的合并、中海与中信地产的合并。这一过程中,中海地产老员工以及并入的中建系、中信地产人员大量流失,高层人员的剧烈动荡,这也让郝建民备受有关方面严厉的指责。

2016年1月19日,中海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陈谊“因需要投放更多时间于其他事业发展及个人事务而辞职”。此前,原中建地产掌舵人陈谊,随着2015年3月中建地产部分资产整体注入中海地产,其曾在中海地产被任命为执行董事、总裁。

陈谊离职时,外界普遍认为,郝建民低调架空陈谊及其他原中建地产系人员,导致其无实权和边缘化,大多数中建人员“被迫”离职。

而在陈谊之前,中海地产美国公司副总裁朱明辉,营销公司董事长曲咏梅,中海地产原助理总裁、副总建筑师范逸汀,中海执行董事郭勇及阚洪波,以及各地方公司总经理相继离职。

包括此次回归中海地产的颜建国,也曾于2014年6月离职中海,加入龙湖地产并出任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

大批量高管出走,或与郝建民于2014年起在中海内部掀起的改革有关,即打破了公司原有的治理结构,舍弃实行多年的区域化制度,改为大部制纵向一体化管理,由区域管理模式转为总部集权的垂直管理模式,分别成立销售公司、工程公司和地产运营公司,3家公司各司其职,由总部管辖。通过实施总部垂直管理,实质完成总部对各地方公司高层的削权。

区域自主权的收拢以及总部核心管理层决策权的进一步集中,让郝建民在中海内部的掌控力提升,同时,也为人事巨变埋下隐患。

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以前,中海采取的是“总部-分公司”的两级管理模式。2008年后,中海实施区域管理制,区域公司得到总部较大放权。在郝氏大刀阔斧改革中出走的颜建国,正是中海“总部-分公司”和区域管理制“放权”时代的受益者。

资料显示,从2001年至2011年,颜建国历任中海地产广州公司助理总经理、上海公司副总经理、苏州公司总经理、上海公司总经理、中海地产董事副总经理兼华北区域总裁。

据相关资料显示,颜建国在任苏州公司总经理时,打造了系列引领区域市场的明星楼盘,苏州区的销量曾超过上海区,这在中海体系中属于很了不起的事情,也为颜建国的地位在中海体系内的上升奠定了基础。

颜建国过往的经历,或将对其下一步搭建内部管理带来影响。相关评论称,“郝时代”收拢权力的做法,与其前任留下了一个“山头林立”的中海相关,虽然这样的做法在互联网时代有些逆潮流,但经过这番可以说两败俱伤的整顿之后,中海“山头削平”,为下一任呈现了人事关系更为简单、推行各项革新措施更加便利的新中海。

大规模并购带增长策略能否继续?

郝建民任期内的中海地产,还做了两件大事,即推动了中建系和中海系的合并,以及中海与中信地产的合并。上述高层管理人员的剧烈变动,很大程度上也是整合带来的内耗结果。

始于2013年的中建和中海的合并,经过20个月,至2015年年初基本落定。纵观国内房地产央企大规模的整合,从2015年才开始,从这一角度看,中海与中建的合并,显然抢占了先机。

根据2015年3月24日的公告,中海地产称,其控股股东中建股份将其持有的30个相关物业项目正式注入中海地产,代价为18.24亿元。收购完成后,中海方面将承担目标集团欠付中建股份集团的中建股份股东贷款,全额319.929亿元,代价及中建股份股东贷款总额相当于约人民币338亿元。从这次合并中,中海地产低成本获得了中国建筑1090万平方米的储备土地。

但抢占先机与中国建筑合并的中海地产,并未像外界预想的那般如虎添翼,甚至迅速从规模上超过万科达到第一。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中海地产总资产规模达3509亿港元,中建地产并入的资产,尚不及中海地产总资产的10%。

《投资时报》记者查阅合并前的中建地产的业务发现,与专注中高端住宅开发和商业的中海地产不同,中建地产主要开发中端住宅和保障房。在2013年,中国建筑在全国范围内有16个城市综合建设项目,累计投资额190亿元,除北京外,其它项目全部分布在重庆、长沙、郑州、济南、武汉、襄阳等二三线城市。对于中国建筑后续注入中海地产的资产,并不如外界预料的优质。根据中海地产2014年、2015年报数据,2014年,中国海外实现营收1200亿港元,同比增长45.5%;2015年,中国海外实现营收1481亿港元,但由于并表,同比增长仅6.9%。

完成与中国建筑的整合之后,2016年9月22日,中海地产发布公告披露,完成收购中信集团物业组合交易,最终收购代价为370.8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310亿元。

通过此次合并,中信旗下所有住宅开发项目将为中海带来约24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根据资料显示,中信旗下的项目,超过八成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其中,中信华南和中信深圳早年储备了较多的土地,尤其是中信深圳的土地储备超过1000万平方米,这些项目多为大型的甚至包含土地一级开发的巨无霸项目。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与中信地产的合并,将增加中海在环渤海及珠三角等区域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巩固并提升了其千亿开发商的地位。

根据2015年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中海在内地32个城市及香港、澳门拥有土地储备约4144万平方米。在千亿级房企中,除万科土地储备比中海略少外,其它均超过中海。恒大和绿地的土地储备甚至超过1.4亿平方米。

显然与中信地产的合并,将极大缓解中海土地储备不足,尤其是在像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土地匮乏的问题。但同时,中信地产的土地资源中,包含不少旅游地产项目,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长沙、井冈山、惠州、苏州、重庆和成都等地,但旅游地产的开发并不是中海地产长项。

尽管与中信地产的合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毫无疑问,将有助于中海地产快速实现规模增长。郝建民在任期间,将2016年销售目标调高至2100亿港元,并为中海定下了2020年4000亿港元的合同销售额。2015年,在完成和中建的合并后,中海系连同其合营公司、联营公司共实现合约物业销售金额1806.32亿港币,约合人民币1530亿元,在千亿房企中排名上升至第六位。

但对于颜建国的回归,是否会延续“郝时代”并购带增长的策略,外界的看法趋向审慎。“首先,因主导多个大型并购案,包括收购中信股份资产的原主席兼行政总裁郝建民突然辞任。再者,若缺乏大型并购,要实现2020年4000亿合同销售金额的目标亦不容易,基于集团土地储备相对较小,不足以支撑集团未来三年的增长。”麦格理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

麦格理研报分析称,在未来3年,中海要实现每年增长15%,并达到2020年4000亿元合同销售额的目标,需要增加接近1万亿元的可出售资产。但因其毛利率要求高达30%,加上现在地价高企,要短时间内获得高利润项目并不容易,达标存在挑战。同时,麦格理认为,由于管理层变动,其增长策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