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亿消费金融市场站在风带上
随着动荡了数年的P2P大局初定,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方向也在瞬息改变着,新消费金融已经取过了P2P的接力棒,成为了当下又一个主流的互金领域。
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一份报告,截至2015年底,中国互联网金融用户人数超过5亿,市场规模达到12万亿-15万亿元,占GDP的近20%。
中国央行预计,未来中国消费金融整体规模将保持20%以上的年增速,预计到2019年将达41.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互联网金融是最具增长性的领域。
“消费金融的本质不是金融交易,而是服务”。浙江省投融资协会副会长、投融界总裁陈宇飞向记者表示,在中国经济从投资出口转向消费,老百姓的钱越来越多,第三产业、消费品供给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以移动互联网为介质的消费金融是未来二三十年值得长期投资的风带。
12月6日,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主办的“2016中国电子商务行业门户大会”上,陈宇飞一举获得“中国电子商务金融行业最具影响力奖”,更加坚定了投融界服务于中国普惠金融行业的信心。
消费信贷进入“刷脸”时代
消费驱动正在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马达。
据投融界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的分析报告,中国零售消费品总额近年来快速攀升:从2010年154454亿元人民币涨到2015年300931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线性式增长,2015年达到了31195元人民币,比2014年增长8.2%。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主体的年轻化刺激着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数据来看,未来几年内,每年居民的消费信贷规模都将保持在20%左右的增速,预计2020年可以达到十万亿级别。
从占比情况来看,居民消费信贷又在全国银行业的信贷规模中仅占20%;而从消费信贷与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的比重来看,我国近年来呈现增长趋势,但是目前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段距离。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预计到2020年,中国消费金融资产余额将从2015年的近5万亿元增至15万亿元,居民消费支出预计达到43万亿元,而居民消费负债比每提高1%,就是数千亿级的市场,这些数据说明中国人消费能力变强,消费金融需求在不断地膨胀,消费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相关统计显示,80后作为互联网金融平台上投资的主力人群,占据投资总人数的64%,其投资金额占总量的30%强。而“70后”明显“有钱任性”,尽管占总投资人数的30%,但交易金额占总量的38%。
“未来的消费金融一定是利用各种的手段和技术,使得消费金融可实时化、可规模化、体验无感化。我觉得未来消费金融一定要做成金融的快消品,一定要品牌化。”陈宇飞说,快消品的特点是可快速获得,可快速消耗,但消费者通过品牌对产品产生信赖,看到产品的时候会对品牌有强烈的好感。
陈宇飞表示,消费金融始于用户的需求,止于用户的服务。因为受众量太大,需求碎片化,服务端太多,服务产品多样化,用户的耐心更低,服务的紧迫性更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线下人工的模式一定跟不上规模化的需求,未来消费金融一定是数据和技术为驱动。
抓住了年轻人,就是抓住了消费金融的未来。
消费金融两大痛点:风控与服务
消费金融市场前景确实很大,当然也并不是谁来了都可以吃肉喝汤,大家拼的其实是风控与服务。
“消费金融并非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风口,而是处于风带中,具备长达二三十年的长期价值。”陈宇飞认为,消费金融并非新金融机构的避风港,遵循金融的本质,消费金融将依靠数据技术和风控驱动实现其长期价值。
首先,大数据将成为互金风控效率化的核心工具。当前许多平台仍然不具备大数据的优势,很难保证不是在自吹自擂自己拥有风控模型。但借助目前的大数据手段,平台完全可以从收集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填充数据这些基础面去做起,沉淀到了一个阶段之后再去做快速贷。
其次,消费意愿的最终评定依旧是服务。只是如今全新升级的消费场景,绝不只是靠给需求用户提供一笔消费贷款就能够占据市场。因为生活越来越好,用户也变得愈发的会享受,同时也就越来越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