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绿色发展打下“中国印记” 绿色金融被纳入G20峰会议题

时间:2016-09-02 09:37:00 来源: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绿色金融被纳入G20杭州峰会议题,成为本次G20峰会的一大亮点。峰会将审议《绿色金融综合报告》,首次在如此高规格的会议中集中讨论,绿色金融注定将成全球关注的热点。

2015年底,中国向G20提出了把绿色金融纳入G20议题的建议,随后被在三亚举行的G20财政和央行副手会议采纳。

中国为绿色金融的推进做了长期的努力,如今,几乎在全球范围内绿色金融都成为热门话题。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紧缺、气候变化等危机日益紧迫,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改变经济生产方式、推进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绿色发展是中国的国家战略,而绿色金融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工具。

绿色发展打下“中国印记”

在中国的倡议下,G20杭州峰会将讨论绿色金融与气候资金等问题。而早在2016年2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就成立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旨在识别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机制和市场障碍,研究如何提高金融体系动员私人资本进行绿色投资的能力。

鲁政委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说,尤其是在全球陷入金融危机、增长动力不足的环境下,各国在努力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着力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寄望于以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为特征的绿色经济能够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持续稳定的动力。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2015年我国实现煤炭消费和能源使用碳排放双下降,带动全球能源部门碳排放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已经一跃成为领导者之一。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下,国内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产业基础和市场都在快速成长——我国正在引领全球绿色发展的新格局。

鲁政委指出,相比起以自愿为基础,缺乏强有力的执行机制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平台,G20平台更具有执行能力、协同能力以及推动能力,将绿色金融放在G20的平台上探讨,将会推动《巴黎协议》目标的逐步落实。现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技术需求和供给不平衡:发达国家掌握资金和先进技术,而环境相对较好;而发展中国家缺乏资金和技术,但是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如何让发达国家的技术惠及发展中国家,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需要解决这个难题。

在鲁政委看来,绿色金融,是将环境影响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作为重要的因素,纳入投资决策中,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创新性的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的区别,在于其关注环境和社会效益,努力将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性质的环境成本或收益“内部化”,追求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协调。

加强环保不仅仅只是成本,其实也同时为经济打开了盈利之门,包括新能源在内的新兴产业,拥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奠定商业基础。

绿色金融助力经济转型

央行副行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专业委员会顾问陈雨露明确指出,绿色金融是一项市场化安排。他表示,金融发挥着筹措资本、配置资源、管理风险、提供信息、解决激励问题等核心的功能。在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前不久颁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陈雨露也认为,绿色金融推进既要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特别是“发挥好地方政府在推动绿色金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虽然绿色金融在中国刚刚起步,但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己很看好绿色金融的发展。因为它适应了当前全球以及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长期以来,金融和绿色结合得并不够好。当前的国际合作环境、政策环境非常好,在全球共同实施金融治理等的环境下,下一步就是金融系统如何推进的事情了。我们的金融机构要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绿色金融的必然趋势,金融机构的参与度要更深,而且我们的创新能力要提高,才能切实发挥好目前的政策环境优势,将绿色金融做得更好。当然政府的激励、公民的意识、能力建设的推进也特别重要。

近几年,我国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不断发展,目前主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碳金融,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多种衍生产品和服务。

按照中国绿色金融的推进力度,鲁政委预计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市场。

吴庆则指出,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需要减少碳排放,目前来看,优选就是运用市场化的工具来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碳市场。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