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中信银行调整信贷投向 百信银行试点申请已被受理

时间:2016-08-29 08:58:00 来源:

2016年上半年,部分银行的不良率增速开始放缓,甚至掉头,这与此前银监会公布的不良增长趋势基本一致。银监会的数据显示,银行业第二季度不良率环比持平,结束“11连升”。

8月26日,中信银行(601998.SH/0998.HK)公布2016年半年报,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不良率为1.40%,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呈现逆势下降。

此外,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集团总资产达5.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46%。实现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增长4.49%;拨备前利润551.65亿元,同比增长17.85%。

调整信贷投向

中信银行新晋行长孙德顺介绍,中信银行不良由“双升”变成“一升一降”(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不良率降低),主要原因是,中信银行较早在同业暴露不良,加强了风控力度,调整了信贷投向。

具体而言,降低批发零售业务贷款,该业务也是各家银行不良的主要增长点。同时,选择新的风险较低的资产,过渡型地投放“三大一高”产品,即大行业、大客户、大项目和高端客户,从而缓释了风险。

根据半年报,中信银行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占比 70.76%;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环渤海、中部和长三角地区,不良贷款余额占比 67.25%。从不良贷款增量看,中部地区增加最多,不良贷款率上升 0.83 个百分点;其次是西部地区,不良贷款率上升 0.27 个百分点。

为此,中信银行上半年加大了风险化解力度,采取清收和核销等手段,消化不良贷款本金 371.38 亿元,处置速度快于往年。

不良开始掉头,是否意味着银行业不良已经到了拐点?在孙德顺看来,目前还不好下结论。他认为不良是随着整个实体经济的转向,只有僵尸企业出清了,不良贷款才会见底。

他还提到,从趋势上看,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出现的一系列风险事件表明,不良资产和资产损失的压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检验。

新设票据中心

孙德顺所提及的上半年银行业风险事件,包括频发的票据案件。根据腾讯财经的统计,2016年年初以来,爆发的票据大案就有6起,涉及金额近百亿元。其中中信银行兰州分行1月份也发生了一起9.69亿元的票据案件。

半年报显示,中信银行上半年买入返售款项利息收入4.44亿元,同比减少19.60亿元,下降81.53%。主要受买入返售款项平均余额减少608.95亿元,以及平均收益率下降2.55个百分点影响。

中信银行副行长张强介绍称,票据作为主要的结算手段,大部分属于线下交易产品,缺乏统一的市场,使得票据市场出现了很多操作风险。目前中信银行正在和其它10多家商业银行一道,参与筹建票交所,通过这一平台,未来纸票会逐渐过渡到电票。当前中信银行电票占比超过80%,在同业中已属较高。

据他介绍,上半年中信银行在全国五大区域建立了票据分中心,把以前票据交易、转让、资管计划、再投资等分散在各分行的业务,现在集中起来管理。此外,坚持交易对手白名单制管理,严格限制资质不好的农村商业银行等,从而加强对票据业务的监管。

张强提到,中信银行已对票据资产开展自查,其中9500多亿元存量业务没有风险,增量业务将集中管理,“未来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票据业务将有序发展。”

百信银行申请已被受理

作为首家银行与企业合办的直销银行,中信银行与百度合作的百信银行,一直备受外界关注。但从2015年11月宣布成立之后,百信银行尚无动作。

中信银行半年报提到,目前监管部门已正式受理百信银行的直销银行独立法人试点申请。

孙德顺也介绍称,百信银行不同于民营银行,其背景的特殊性,需要去适应现行的法律法规,也需要监管给予一定的支持。他透露,近期正在跟央行沟通,目前来看,监管层还是支持的。“牌照的取得还要经历一个过程,但相信很快就能有结果。”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