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商务部:民间投资“外热内冷” 需综合施治

时间:2016-08-08 12:16:00 来源:

有这样一组数据比较耐人寻味:商务部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在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888.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58.7%。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已经实现连续13 年的增长。

此前引起广泛关注的“断崖式下跌”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9%,其中民间投资仅增长2.8%,比去年同期回落7.3%,回落幅度较大。而同期,国有控股投资增速从去年全年的10.9%大幅拉升至今年1月份—6月份的23.5%。

这种外热内冷、国有投资热民间投资冷的明显失衡表露出投资政策环境与地域环境的友好性差异。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部署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会议罕见地提出要抑制资产泡沫。这一新说法引发各方持续高度关注,并开始逐步将之与地王频现、房价上涨过快、地方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对号入座,却忽略了关于民间投资的大段表述——“要坚持引导市场预期,提高政策质量和透明度,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住市场预期,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增强发展信心,特别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民间投资,改善企业微观环境,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 。”

其实,不少专家学者更关注民间投资的问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樊纲强调,国内民间投资的下滑有体制和投资者信心的因素,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对民间投资增速下滑的客观因素做出了分析,过去民资投向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目前都处在转型期,民营企业主还在观望中,当然还有投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都导致民间投资比较弱;国家发改委宏观院投资研究所战略研究室主任罗松山日前也表示,投资回报率下降、市场预期趋弱,是导致民间投资下滑的主导因素。

笔者以为,针对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应综合施治:

其一,深化体制改革,破解长期存在的“玻璃门”、“弹簧门”,扫除投资障碍,严格落实相关金融政策规定,扩大直接融资,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民间投资提供友好的政策环境和金融环境,提升民间投资信心。

其二,坚持以市场化手段实行市场出清,为民间投资提供空间,同时,在引导性政策实施显效后及时退出,减少权利寻租与监管套利,真正做到还权于市场,让利于民。

其三,大规模减税。减税不仅表达出政策取向,而且是提升民间投资信心最有效的、最直接的办法。

总之,民间投资是经济活动中最灵敏最活跃的部分,其下滑背后所阐释的因素值得深入挖掘,相信多部门携手施策一定会使这一现象出现改观。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