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金融 >

数智技术加快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时间:2022-11-14 10:05:47

 

来源:金融时报

伴随产业数字化规模的扩大,金融机构正在不断进化自身的商业模式,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服务质效。

在此背景下,数字科技企业专注于提升服务金融机构基础设施的能力,推动业务服务、客户服务、内部协同的数智化进程,助力金融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高其安全水平。

伴随产业数字化规模的扩大,金融机构正在不断进化自身的商业模式,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服务质效。

在此背景下,数字科技企业专注于提升服务金融机构基础设施的能力,推动业务服务、客户服务、内部协同的数智化进程,助力金融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高其安全水平。

科技企业创新推动

产业供需两端高效协同

为了更加精准地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数字科技企业加强与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合作, 依托所联结的制造、零售、物流、产业园区、城市等实体产业供应链,以及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搭建“产业+科技+金融”平台模式,实现全链条、可持续增长的数智化供应链金融服务。

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11个部门今年5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提出“以数字化为驱动,打通大中小企业数据链”,要求发挥大企业数字化牵引作用,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增强工业互联网的支撑作用。

以数智技术驱动实体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需要着重解决产业复杂场景高效协同问题。

从现有的创新模式来看,科技企业主要通过云计算平台,加速深入交通物流、数智能源、数智零售、汽车服务、数智金融、产业互联、乡村振兴、智能城市等细化的产业场景,实现产业供需两端的高效协同。

例如,京东云于近期发布的供应链控制塔、能碳云、汽车供应链协同平台、产业链长云、城市产业服务平台2.0五大产业平台,进一步丰富了数智供应链产业细分场景,完善了以数智供应链服务产业的产品矩阵。

找准与金融机构

深度合作契合点

作为连接企业与企业、供应链与金融机构的纽带,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的重要渠道。由数智技术驱动,无论是实体企业,还是金融机构、数字科技企业,供应链金融生态各方需要加大力度去推动自身核心技术能力建设。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2021)》显示,2021年,全球银行业55%的收入贡献来自数字化驱动的新型经营服务模式。

就金融机构而言,在新型经营模式下,金融机构一方面更加注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入供应链场景,找准细小的服务切入点,以精细化运营为中小企业赋能;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开放、融合、自主可控的基础设施对于业务IT系统和研发效率的支持。

数字科技企业正是瞄准了这一点,找到了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的契合点。

以京东云混合多云操作系统云舰为例,云舰具备应用多活、架构多芯、平台开放三大特征,可解决金融机构客户在多云环境中迁移、构建、管理等难题,助力降低IT建设和维护成本,提升业务可靠性。

“我们一直倡导把IT自主决策权还给金融机构,保证既有IT资源投入与新的系统架构相融合,确保金融机构IT资源投入不会流失。”京东云PaaS产品研发部负责人刘辰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金融机构、企业和数字科技企业在合作时,还应进一步重视相关的集中度风险和供应链风险,做好风险管理。

“科技+产业+金融”

高水平融合

数智技术的应用被视为是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和进一步打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的突破点。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的调研,制约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因素包括企业金融科技融合运用不足、企业产业数字化水平偏低、企业投入资金不足、企业人才短缺、企业监管政策法律不健全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做好供应链金融、解决堵点难点,就要有效夯实供应链金融数字化信息共享的底层支撑基础,推进供应链数据采集、流通和应用等规范化发展,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引导企业强化科技研发,加强领先科技企业与院校、智库等联合共建发展,强化区块链、物联网、5G终端、人工智能等领域科技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

数字科技企业在技术积累与复杂业务场景的驾驭能力上有着独特优势。“在江苏常州,我们与合作伙伴打造了超级虚拟工厂,实现区域超700多家工厂6万多台设备接入,数智化协同帮助企业消化了总计15亿多元的剩余产能;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依托于当地冷链物流、产业平台盘活特色产业存量,带动农产品上行,总量提升81%。”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云事业群总裁高礼强介绍道。

当前,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引擎已经由“资源推动型”逐步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国际供应链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陈祥锋认为,推动供应链金融现代化,需要重塑产业供应链的生态圈,在点、线、面、体四大维度分别推进科技化、场景化、精细化和生态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资产产品化和产品证券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