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行动收官在即 国资证券化再加速
当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进入决战决胜关键阶段,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聚焦收官“窗口期”,加快推进以上市、实施中长期激励为代表的市场化改革。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新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19家,并有48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业内人士认为,央企和地方国企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谋求上市乃大势所趋。同时,国企中长期激励,尤其是股权激励正扩围扩面,激励空间进一步打开。
央地国企积极谋上市
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乃重要一招。
在中核集团近日召开的提高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推进(视频)会上,中核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王学军说,近年来,集团公司大力推动优质资产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同时调整退出非优势上市平台,取得积极成效,上市公司收入贡献率达76.27%,资产证券化率为65.88%。
“中核集团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仍然存在优化和提升空间。”王学军表示,集团公司各部门及单位要以本次提高控股上市公司质量专项工作为契机,打造核科技产业特色的高质量上市公司集群,树立中核集团上市公司品牌形象,形成与核产业影响力相匹配的资本市场影响力。
南方航空集团在推进混改、上市方面正加快步伐。“南方航空集团整合旗下货运资源,打造货运物流产业,成立了南航物流公司,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完成‘以混促改’,深度转换经营机制,目前正加快推动上市进程。”南方航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地方国资也正积极推动资产证券化。河北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联合专业机构全面摸排上市资源,大力推进分类培育,大力推进创新业务板块分拆上市,“一企一策”解决企业上市前困难问题;通过因企制宜、多点发力,力争“十四五”末每户监管企业都新增1至2家上市公司。
山东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山东省新增省属控股上市公司11家。目前,山东省属控股上市公司48家,下一步将重点把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瞪羚企业”等作为上市后备资源进行培育,充实上市资源后备库。“今年在实现2家企业首发上市的基础上,力争年底前再有3至5户企业递交申报材料。”这位负责人说。
知本咨询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今年以来A股新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19家,其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10家,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9家。国资委今年5月公布,2020年以来,国资系统共有38户企业在主板上市,51户企业在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实现直接融资2574亿元。
“央企和地方国企上市乃大势所趋。”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一方面,央企将“专精特新”业务分拆出来单独上市,有利于此类业务快速成长,增强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央企围绕主业进行专业化整合成立新平台也将积极谋求上市。同时,从地方来看,一批上市“后备军”蓄势待发,未来,国企上市公司数量将持续增加。(下转A03版)
股权激励扩围扩面
随着“政策包”“工具箱”不断丰富和升级,国企中长期激励,尤其是股权激励正不断扩围扩面。
上述南方航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出台了《激励机制工作指引》,在子企业全面实施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岗位分红、项目分红等中长期激励工具,累计激励超过800人。其中,2021年102名核心骨干员工人均分红超3万元。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建立了“3+2”中长期激励机制,出台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超额利润奖励工资总额分享、虚拟股权跟投等制度,实施激励的9户子企业2021年度增量利润占集团增量利润总额的41%,激励引领和杠杆撬动作用充分彰显。
在地方国企层面,各类激励政策“百花齐放”。河北省国资委制定实施了监管企业中长期激励指导意见,督促企业统筹运用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和项目跟投等强化正向激励。截至目前,河北省属企业已开展中长期激励的一级和各级子企业占具备条件的98.04%,惠及4118名关键岗位核心人才。广东省国资委出台了《省属企业中长期激励工作指引(试行)》,指导省属企业灵活开展多种形式的中长期激励,探索核心骨干人才与企业“利益共沾、风险共担”更为有效的实现方式。
知本咨询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实施股权激励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48家,其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17家,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31家。从采用的激励工具来看,约92%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选择了限制性股票激励工具。
“未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方面还有很大空间。”知本咨询国企改革数据中心副主任王娜表示,尚未有效实施股权激励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加大推进力度,进一步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切实做好引人留人工作,共同推进国有企业长远发展、高质量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国企应准确把握股权激励工具适用范围,为后续再实施股权激励预留空间,并合理确定授予价格,真正实现有效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