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轻松半年报净亏损3545万 线下门店或成业绩下滑“背锅侠”
中国网财经9月2日讯(记者 秦潇)近日,上市仅一年多的网红按摩仪企业倍轻松发布半年报,营收、净利润双双大幅度下滑。曾经以线下直营店高毛利为傲,如今转型线上,倍轻松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财报显示,2022年1-6月,公司营收4.59亿元,同比减少15.65%;归母净利润为-3545.81万元,同比下滑185.72%。
今日收盘,倍轻松报37.97元/股,较历史最高点下跌近八成,市值23.4亿元,较历史最高点蒸发90亿元,年内股价跌幅63.56%。此前,倍轻松于2021年7月15日上市,股价在当天一度达到历史最高184.49元,市值高达114亿元。
线下门店或成业绩下滑“背锅侠”
根据年报显示,倍轻松主要从事智能便携按摩器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自主品牌为“breo”与“倍轻松”系列产品。
2018-2020年,倍轻松营收、净利双双保持高速增长,分别营收5.08亿元、6.94亿元、8.26亿元,复合增速为27.55%;归母净利润4518万元、5458万元、7071万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净亏损989万元,同比下滑188.84%;二季度,公司净亏损扩大至2557万元,同比下滑184.58%。早在去年四季度,倍轻松单季净利润已出现下滑迹象,同比下滑31.78%。
半年报中,倍轻松并未直接道出亏损原因。另据媒体报道,倍轻松称,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主要是受到疫情对于线下渠道的冲击。在二季度,线下交通枢纽的门店人口流动减少了60%-70%,导致其线下门店的营业收入大打折扣,与此同时,线下门店的刚性开销无法回避,因此造成了亏损。
这并非倍轻松第一次以线下渠道当作借口。2021年底,倍轻松在接受超300家机构调研时曾表示:自今年三季度以来,疫情在全国各地多点反复,航空客流和高铁客流出现下滑,对公司门店的销售业绩达成造成直接压力。
根据其2021年年报显示,线下直销渠道毛利率高达71.16%,确实有很强的盈利空间。
但值得注意的是,半年报中显示,线下交通枢纽门店仅占门店总数量的四成,其余均分布在购物中心门店。
此外,2021年,线下直销、经销收入合计仅占总营收的36.87%,并非营收的主要来源。今年上半年,线下渠道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下降38.94%,占总营收比例下滑至28.10%。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倍轻松以线下直销门店起家,通过在机场、高铁站及中高端商场等区域设立门店以推广和销售产品。
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倍轻松线下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50%。但其线下直营店发展在2021年时就已初步展露疲软态势,2020年,公司线下渠道收入占比已下滑至42.23%。
2018年-2020年,线下直营店营业利润分别为3394万元、3699万元和574.8万元,增速远不及公司同期营收、净利增速。此外,公司直营门店按区域的坪效(每平米月销售额)也在报告期内持续下滑,2018年-2020年金额分别为4252.80元、3992.69元和2225.81元。
彼时,倍轻松宣布要在未来三年用掉近2.79亿元的募资来布局248家线下直营店。
到今年上半年,倍轻松仍未停止开新店的步伐,新开线下直营门店23家。截至6月底,公司线下门店合计202家,直营门店174家,加盟门店28家。
转型线上高毛利难持续
线下门店营收占比不断下滑,倍轻松加快线上渠道布局。但在此背景下,公司“高毛利神话”似乎难以持续。2018年-2021年,倍轻松综合毛利率均保持在60%左右,分别达58.19%、60.93%、58.36%、56.73%。
今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52%,同比下滑7.98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毛利率下滑11.88个百分点。国泰君安证券推测,毛利率下滑主要原因为近两个季度线下门店流量下滑和线上产品结构占比进一步提升所致。
线下门店的密集开放也为公司带来成本上的压力。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进一步提高,为49.68%,同比增长5.49个百分点。一季度,倍轻松销售费用达1.13亿元,占总营收45%,上半年销售费用达2.27亿元,约占总营收的一半。
倍轻松表示,线下门店的租赁费、销售人员的薪酬中固定费用占比较高,导致公司销售费用率较高,且高于可比公司。
上半年,公司线上渠道营业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6.33%。
“智商税”质疑声浪下产品更新加速
“暴利”的背面,倍轻松也在努力摆脱市场对其“智商税”的质疑。
招股书显示,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产业,2018-2020年,倍轻松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2557.8万、4065.67万、3689.12万,占营业收入均在5%左右。今年上半年,倍轻松研发费用投入较大,达3031万,同比增长38.77%,占比上升2.59%。报告期内,公司加快产品推新,推出智能润眼仪、经络枪、智能艾灸盒、颈部按摩器等多款新产品。
上半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为30.92%,或从另一层面揭示出消费者对产品更新迭代的高度期望,倍轻松压力不小。此外,今年上半年,倍轻松三位核心高管选择离职,包括两位副总、一位董事。
根据华创证券研报显示,当前,我国按摩器具行业竞争格局分散,市场集中度较低。其中,倍轻松与SKG为小型按摩器线上渠道两大头部品牌。据阿里系电商数据,2021年整体按摩器材行业中,SKG与倍轻松分别占比15.4%和8.9%,合计份额24.3%。值得注意的是,SKG也于近日启动了上市计划。
对于按摩器行业,有分析认为,行业法规尚不健全、技术门槛较低、创新动力不足等痛点,迫切需要找到解决之道。在业绩和行业挑战前,倍轻松如何表现,中国网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