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消费折射中国市场活力 来自“十一”黄金周的一线观察
这是一个非比寻常的“十一”黄金周——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稳中向好,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这个金秋假期,中国在流动和忙碌中释放发展动力。
这是一个活力涌动的消费大市场——
实体商超人气回升,线上零售增长强劲,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消费潮流……持续升温的假日经济,彰显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热力十足,线上线下消费加速复苏
国庆假期首日,记者在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海控全球精品免税城看到,香化、酒水、电子产品等区域人潮涌动,部分柜台前,等待支付的消费者排起长龙。
“免税城不仅商品种类多,价格便宜,服务也很好。”来自湖北的游客陈江莲告诉记者,这次到海南旅游,除了满足看海的愿望,主要就是奔着免税购物来的。
据海口海关统计,10月1日,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71亿元,同比增长122%。随着进口渠道拓宽、免税购物政策更完善,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不出国门,也能轻松选购来自全世界的商品。
除了免税购物,传统百货零售业也迎来“假日旺季”。银泰百货负责人告诉记者,假期前3天,旗下多地门店客流量迎来新高,商场精心组织了童话嘉年华、汉服主题巡游、芝芝蜜桃音乐节等多场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线下场景体验,促进假日消费。
“云端”消费持续发力。京东大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期间,智能电器等销售快速增长,北京、上海等地扫地机器人交易额同比增长约4倍,能满足动态摄影的运动相机交易额同比增长近100%。不少人选择就地过节,在美团平台上,给父母的异地“孝心订单”增长迅速,部分城市近一周订单量环比增长超200%。
黄金周,历来是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
受疫情和汛情等因素影响,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增速回落幅度较大。消费主引擎“后劲”如何,备受关注。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分析,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消费大幅回落,下半年逐月回升,8月以后基数不断抬高,所以今年下半年以来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消费回升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
国庆期间,各地展开了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上海浦东启动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计划;云南开展“惠购金秋”促消费系列活动;湖北、广东、河南等多地在国庆期间发放惠民消费券……一系列政策和活动加持下,线上线下消费持续升温、复苏脚步加快。
王斌预测,10月份乃至整个四季度消费仍将延续平稳恢复态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4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12.5%左右,比2019年增长8%左右。
活力涌动,服务消费扮靓美好生活
金秋的微风拂面而过,金色的稻田阡陌纵横……在沈阳市沈北新区“稻梦空间”景区,来自周边城镇的游客们纷纷拍照打卡,欣赏如画的田园风景。
疫情发生以来,家门口“微度假”、短途游热度持续攀升,身边的“诗和远方”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游选择。飞猪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前一周,本地及周边游预订量环比增长超380%。此外,随着中小学生课外时间进一步解放,亲子游学等旅行市场热度颇高。
红色旅游备受青睐。“十一”假期,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的红色大讲堂、红色民宿、红色文创商店等一批旅游设施,受到各地游客欢迎;在甘肃省,天险腊子口、长征“加油站”哈达铺、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等遗址遗迹在国庆期间迎来大量游客。
国庆档电影也在这个假期唱响主旋律。以《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为代表的影片紧扣时代脉搏,弘扬奋斗精神,引发假日观影热潮。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10月1日至3日,我国电影票房已超20亿元。不少观众选择在光影魅力中,感悟深厚的家国情怀。在北京读书的大学生祁怡菡说,此生不悔入华夏,作为大学生,我会传承中国精神,努力奋斗、发光发热。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步伐加快,以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增长迅猛。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视听等一系列“无接触”服务呈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受到消费者追捧。
“中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老百姓在医疗、健康、旅游、职业教育、文化信息产业等服务领域的消费需求将越来越大。”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中国将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服务业市场和服务型消费新增市场。
“新”风正劲,业态升级积蓄发展新动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食品、服装、家电、住房、汽车等商品消费“排浪式”发展。如今,中国已然进入消费升级新阶段,持续升级的业态模式、不断更新的消费面孔正在为中国经济积蓄发展新动能。
新业态释放新活力 ——
星巴克全球首家环保实验店“向绿工坊”、文化生活概念影院品牌MOViE MOViE中国内地首店……不久前新开业的前滩太古里,成为国庆期间上海最火热的网红打卡地之一,据其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批开业的各类首店已超过50家。
“首店经济”、网红快闪、VR沉浸、直播带货……今天的商品零售,正在向个性化、数智化、高效化发展,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中国市场注入新活力。
新需求引领新供给——
一款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的扫地机器人在国庆假期网上销售火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除了智能避障、路径规划等常规功能提升外,自动集尘和自动清洗功能成为消费者的新追求,商家根据需求精准定制的“扫拖一体机器人”一经推出便走俏线上市场。
专家表示,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正在加速供给侧变革,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形成协同效应,厂商柔性制造能力越来越强,C2M反向定制成为商家发力角逐的新赛道。
新面孔撑起新空间——
“今年是我和老公结婚一周年,我们选择在国庆假期去云南旅拍,请专业摄影师记录这次有意义的旅程。”来自天津的“90后”李薇对记者说。
宠物摄影师、旅拍策划师、收纳师……面对不断提档升级的消费需求,一批各具特色的新职业应运而生。“Z世代”“小镇青年”“精致妈妈”“新锐白领”等更加细分的消费群体,让“小而美”也能成为广袤蓝海。
游人如织的景区、人气旺盛的影院、增长强劲的网购、灯火通明的车间……这个活力四射的假期消费仍在持续。未来,随着国内消费环境持续优化、消费短板不断补齐,必将涌现更多优质商品和服务,促进消费潜力加速释放,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