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金融 >

货币政策继续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2021-07-07 13:05:12

 

来源:互联网

近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二季度(总第93次)例会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与一季度例会相比,“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为新增内容。对此,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表示,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仍面临严峻复杂的内外环境,国内处于内需元气恢复期、脱贫攻坚巩固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期等,而海外防疫和经济复苏有着不确定性,大宗商品市场异常波动等,国内需要继续统筹防疫、经济恢复和改革的关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维护经济大局稳定,为应对各项外部冲击、稳步深化改革开放打牢“地基”。随着改革开放红利逐步释放,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率提升,经济发展韧性也将随之增强。

二季度例会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力实施宏观政策,国民经济总体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科学管理市场预期,大力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人民币汇率预期平稳,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近期全球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较快,全球通胀水平短期上升已成事实,但对通胀是否能长期持续下去的看法,存在着分歧。对此,监管层就货币政策接连发声。央行行长易纲表示,考虑到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在潜在产出水平附近,物价走势整体可控,货币政策要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尤其是注重跨周期的供求平衡,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此次二季度例会也强调,要灵活精准实施货币政策,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从国际方面看,全球经济虽处于加快复苏阶段,但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分化明显加剧,或对全球经济复苏增添新的不确定性。随着美国通胀预期升温,其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的变化方向仍需进一步观察,特别是要警惕美联储货币政策提前转向风险。从国内方面看,我国经济尚未完全复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需要货币政策保持稳定。虽然PPI近期上涨较快,但CPI和核心CPI仍处于温和可控水平,通胀暂时不会对我国货币政策构成较大掣肘。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疫情发生后,我国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但没有搞“大水漫灌”。我国近期货币政策既不收紧也不放松,而是坚持稳字当头,这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也有利于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下一步,应更多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提高精准性、直达性,加大对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服务。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同样认为,我国是大国经济体中仍在实行正常货币政策的国家。目前来看,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持续恢复,货币政策既没有必要放松,也不需要收紧,而是保持稳健的基调,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进一步恢复和发展。

对比一季度例会,二季度例会还对一些表述进行了微调,比如,新增“防范外部冲击”“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存款利率监管,调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研究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一季度例会,二季度例会对于经济形势的表述更加乐观。

周茂华表示,二季度例会提及国内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较一季度例会“经济恢复进程仍不平衡”略有变化,主要是二季度以来,国内疫情持续受控,国内托底政策继续支持,内需稳步恢复,加之海外需求回暖,国内经济延续平稳恢复态势。不过在肯定国内经济运行成效的同时,政策面对外部风险可能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冲击保持高度关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