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民宿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随着萧山南部的唤醒,一个个美丽乡村破土而出。渐渐的,农村山沟沟变成了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旧房子摇身变成城里人追捧的特色民宿,农家饭变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新口味”,村民在家门口就端上了旅游“金饭碗”。
日前,萧山出台了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意见,更是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民宿产业发展壮大,成为撬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杠杆。
盘活农村闲置资源
一房一亭,一花一草,一步一景。走进冬日的河上镇凤凰坞村,不仅没有冷清萧条之感,反而能从不时传出的欢声笑语中,嗅出一种活力四射的生气。
来自上海的岳女士和几个朋友正在此玩得尽兴。住特色民宿,体验民俗文化,享受乡间“慢时光”,大家感受到了山村独特的韵味。“以前来萧山,基本上是住城区的宾馆,这两年来,发现山坳里藏了不少特色民宿,我更愿意在这样贴近大自然的地方醒来。”岳女士说。
岳女士口中的这家民宿,正是凤凰坞村的“惜晚庐”。
灰色的外墙,民国风十足,这家在村庄东头的民宿,已经成为了网红打卡点。
走进民宿,只见回廊下,历史感的海报目不暇接,会议室一如电影场景般布局,铺着绿色桌布的会议桌更显庄严肃穆。无论是走廊、会议室、房间的整体布置,还是一部老式电话、一个复古摆件,都还原了民国时期的风情。
“生意还可以,周末的房间会排得满一些,很多人都是冲我们的特色而来。”民宿负责人黄加峰表示,“惜晚庐”就是由原来一座老房子改造而成,陈旧的房屋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盘活存量建筑,激活农村闲置资源,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让农民端上了旅游“金饭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萧山已有各类农家乐、民宿47家,涌现了如海鸟天地、云石星空、湘耕休闲等一批特色民宿。各镇街依托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乡土文化等优势,以及老校舍、老厂房等资产,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业,让资产资源产生资金收益,既提升了乡村的文化气质,也拓展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鼓励发展民宿产业
如何进一步加快民宿产业的发展,从萧山最新出台的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意见中,也能看出一二。
意见鼓励发展民宿经济,带动乡村旅游。如开展民宿示范户评级工作,对被省级相关部门评定为“银宿级”“金宿级”“白金级”的民宿分别奖励20万元、40万元、60万元。支持民宿经营户进行环境、设施改造提升,提高经营服务能力。对利用集体用房等存量房产新开办的民宿,新增投资额(除自用部分)100万元以上,按照审定投资额的55%补助;对农户自有住房改造提升项目,按审定投资额的50%补助;对民宿示范点、经营户开展改造升级项目,且投资额在20万元(含)以上的,按审定投资额的55%补助。
此外,意见鼓励民宿集聚区开展民宿示范村创建。对民宿示范村域内游客中心、停车场、指示牌等休闲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投入,按审定投资额的70%补助,工程由所在行政村(或镇街)实施。
有了政策支持,萧山的民宿产业正朝着高端、精品方向发展,让美丽乡村不仅有“颜值”,更有产业的支撑和发展的底气,促进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鼓足农民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