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2019版医保目录出炉
国家医保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文件自 2020年 1月 1日起正式实施。
点评:
148个品种调入, 150个调出。 本次目录调整在药品总数量上变化不大,但内部结构调整较大。 常规准入部分共新增了148个品种,其中有47个西药, 101个中成药,主要覆盖了国家基药、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急救抢救用药等; 西药中糖尿病领域斩获最多,新增了德谷胰岛素和多个二甲双胍复方制剂; 中药方面新增儿科药较多,合计新增38个品种。 共调出150个品种,其中约一半是被国家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药品,其余主要是临床价值不高、滥用明显、有更好替代的药品。值得留意的是,先前卫健委发布的第一批20个重点监控合理使用药品目录的品种全部被调出新版医保目录,对相关公司的业绩会造成一定冲击。
支付标准趋严,省级医保目录要求三年内逐步消化。 根据通知,各地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也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对于原省级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乙类药品,应在3年内逐步消化, 但针对部分符合要求的民族药品、中药饮片、医院制剂等经专家评审后可纳入本省的基金支付范围。 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寻租空间。目录的支付标准趋严还体现在处方资质上,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医师开具的中成药处方和中药饮片处方,基金方可按规定支付。
若规定执行,中成药的销售将受到较大的限制。
初步纳入128个拟谈判药品。 根据之前医保局的计划, 8-9月为谈判阶段, 9-10月发布谈判准入目录。
专家初步将128个药品纳入拟谈判准入范围,包括109个西药和19个中成药, 主要治疗领域涉及癌症、罕见病等重特大疾病,丙肝、乙肝及糖尿病等慢性病,其中许多品种都是近些年药监局批准的新药,也包括国内重大创新的产品。 下一步将确认企业的谈判意向后,按相关程序组织开展谈判,将谈判成功的纳入目录。 谈判药品按照乙类支付。 根据先前经过谈判纳入医保品种的经验,多数品种通过牺牲部分毛利空间极大提升了销量。
医保目录调整常态化有利于用药结构改善。 本次药品目录调整是国家医保局成立后首次全面调整,也是自2000年第一版药品目录以来对原有目录品种的一次全面梳理。 在2017版医保目录公布后, 2017年7月和2018年10月分别将36种药品和17种抗癌药纳入医药目录,而今2019年再次调整, 目录调整节奏明显加快。我们认为未来医保目录的调整有望进入常态化,药品的调入调出频率增加,有利于患者尽早用上新机理药物,并淘汰药效不明确的品种,使医保目录及时反映临床和市场需求。 建议关注优质仿制药龙头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丽珠集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