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金融 >

日资百货高岛屋入华7年仍未实现盈利 将关店撤离

2019-06-27 11:53:00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12年12月底,日资百货高岛屋在上海长宁区虹桥路1438号开业。作为海外市场的第三家店,当时高岛屋集团对这一门店和上海市场充满期待,但现在,这家门店即将关闭。

6月25日开始,一份关于上海高岛屋的终止经营通知在网上广泛流传。内容显示,因为继续经营下去已极为困难,其计划于8月25日终止营业。《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除了上述在网上流传的针对客户的终止营业通知,上海高岛屋已于官网正式发布了内容相似的针对顾客的终止营业通知,请顾客于8月25日前使用完礼品卡和VIP积分。

一名曾在高岛屋任职的零售行业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我昨天知道后也觉得很突然。”

事实上,就在去年,高岛屋总裁木本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乐观表示,希望上海高岛屋在2020财年实现盈利。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上海高岛屋过去的经营一直较为低迷,除了销售目标难以达成外,利润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这家日本的知名百货。在他看来,相比苦苦支撑,高岛屋退出中国及时止损或是最好选择。

关店撤离

高岛屋的撤离确实较为突然。

两份终止营业通知的落款时间均为6月25日。其中,给到客户的那份通知指出,上海高岛屋计划于8月25日之后公司将进入清算程序。由此,其和客户之间的交易也将于8月25日终止。

上海高岛屋方面表示,2012年12月开业以来,受当初未能预料到的消费结构的变化、行业竞争的加剧、实体店消费低迷等因素的影响,虽然一直在勉力工作,但门店继续经营下去已经极为困难。“就公司的解散清算,我们将依法办理各种必要手续,妥善处理各项事宜。此外,部分客户需就善后处理等进行磋商,我们将从7月开始渐次展开。”据称,在8月25日前,上海高岛屋门店将如常经营。

上海高岛屋是高岛屋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后者是日本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官网资料显示,1831年1月,创始人饭田新七在日本京都乌丸松原创立了高岛屋,主要销售二手服装及棉料织品。1904年9月,其注册了高岛屋集团的商标,并沿用至今。目前,高岛屋在日本市场有约20家门店,在海外市场有4家门店,其中,中国大陆市场只有上海一家。

“是有一些水土不服,他们定位是高端的,很多品牌都来自日本。但是现在消费者直接去日本购物很便利,所以高岛屋的优势不是那么明显了。我离开的时候,它的一些品牌也有撤柜的现象。”前述高岛屋前员工这样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在他看来,那些来自日本的品牌撤柜,已经给高岛屋的撤离埋下伏笔。

或为了改善上海高岛屋的经营状况,高岛屋集团曾于2013年进行过人事及门店的调整。

2013年6月份,上海高岛屋原总经理秋野霞被调回日本总部,上海高岛屋原副总经理矢野辰雄被任命为总经理,同时原本在日本总部任职的小森智明被调任到上海高岛屋任副总经理。

此举被业界解读为日本总部对上海门店业绩不满而做出的人事调整。就在当年4月份的财报说明会上,高岛屋集团社长铃木弘治把上海这一门店的首年度销售目标由130亿日元下调至80亿日元。

在2013年9月份的一次媒体沟通会上,高岛屋方面曾向媒体坦言,从经营数据、销售业绩等方面来看,其确实处于一个相对严峻的状态中。也正是如此,其对上海门店后续的发展也更为期待。高岛屋方面还根据销售的情况又将80亿日元的目标下调到了50亿-60亿日元。铃木弘治还强调,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相信上海门店10年之内一定可以扭亏为盈。

目前来看,开业近7年仍未能实现盈利的上海高岛屋显然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外资百货困局

在上海,日资百货的身影随处可见,其中包括第一八佰伴、新世界大丸百货以及伊势丹百货等。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郭歆晔表示,上海第一八佰伴和大丸百货初期曾由日本公司主导,但后期都已改由中国公司负责运营。日本公司直接管理的结果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弊病,本土化做得不够到位。

事实上,在庞大的外资百货军团中,高岛屋并不是首个在中国碰壁退出的。去年初,来自英国的马莎百货在关闭了中国内地所有门店后,还把中国港澳地区的业务转手卖给了特许经营的合作伙伴,并且关闭了马莎天猫旗舰店。这意味着马莎百货彻底退出了中国市场。

也是在2018年底,天猫国际梅西百货官方海外旗舰店发布撤店公告称,12月3日起停止接单,该日之前所有订单仍会正常发货,梅西百货未来将通过美国官网继续服务。梅西百货这一举动被零售行业人士解读为“败退中国”。

“中国市场变化太快,创新特别多。许多外资企业一方面有很多固有的规矩,不能完全本地化,一方面决策速度很慢,进入中国市场后很难适应。所以外资企业的标准化和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矛盾很难调和。”资深零售专家丁利国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不仅仅是在百货领域,这样的矛盾状况在外资卖场中也一样存在。

另有零售人士向记者表示,外资百货多愿意从其总部所在市场引入品牌,但这些品牌在中国市场并不具备基础,缺乏知名度。同时,这些外资百货的经营模式也较为传统,还是依赖品牌资源,在外部竞争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其很难在中国市场持续生存。

中国的百货行业已经经历过一段较长的低迷期,眼下,这一领域的调整以及整合还在继续。

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此前统计,2018年初以来发生的主要零售并购重组案例中,与百货业相关的超过一半,例如银泰百货全资收购西安开元、广百和友谊合并、首旅集团整合王府井、苏宁易购收购万达百货等。

这些并购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行业集中化加速,二是向上游渠道延伸。在业内人士看来,整合重组将加速本土百货行业的转型升级,此后,行业整体经营情况也将得到改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