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旅游产业迈入万亿元大关 改革突破再布局
山东接待游客8.6亿人次,旅游消费总额突破1万亿元,完成旅游投资2400亿元;
新评定临沂中华奇石城等10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全省共有1276家A级旅游景区,同比增加103家;
全省规模化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庄超过3500个,乡村旅游经营业户8.4万户,吸纳安置就业52万人;
1月23日,2019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磊对2018年山东文化和旅游工作亮点进行总结,并展望今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重点。值得关注的是,会议发布的《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19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将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并围绕我省中心工作发挥好文化和旅游的担当。
改革突破再布局
“省外的一些景区与泰山景区一样都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但他们中有的景区游客接纳量和旅游消费收入却比泰山好很多,这值得我们思考。”会议现场,类似这样的话语频频出现。
打造精品就要敢于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不断创新。据了解,目前我省有11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但只有台儿庄古城景区1家为股份制企业运营,蓬莱三仙山、烟台南山和威海华夏城3家景区为民营企业运营,其他全部为国有企业,采用事业管理方式。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贴政府紧、离市场远”的景区体制,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会导致管理衙门化、运营行政化、利益部门化。
“我们的改革方向很明确,下一步应当积极推进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搞活景区管理体制机制,激发景区发展活力。”王磊说。去年,我省印发实施了《大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山东省全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年)》《山东省精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构建起全省旅游发展的顶层设计。今年,我省还将继续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和精品旅游,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向好发展。在恰当的时机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谋划新时期全省旅游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解决全省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旅游产品结构不够优化、管理经营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加大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督导力度,培育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典型。力争2019年全省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9.3亿人次,同比增长8.5%;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1700亿元,同比增长12%;旅游投资2590亿元,同比增长7.5%。
瞄准中心抓落实
今年是山东的“工作落实年”,文化和旅游工作必须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布局开展,弘扬沂蒙精神、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施乡村振兴和经略海洋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格局等也是我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点。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山东将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优势,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发展乡村旅游上持续发力,努力实现新突破。”王磊介绍说,去年我省积极推动乡村旅游规模化精品化发展,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03亿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消费2955亿元。
今年在发展乡村旅游上,我省将完善“山东客栈”“好客人家”等标准体系,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集群片区、精品旅游小镇、乡村旅游园区、精品旅游特色村,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在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交通干道游客集散点等设立农副土特旅游商品销售体验中心。
山东海洋旅游资源丰富,但一些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王磊举例说,海南三亚海棠湾在2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聚集了28家五星级以上酒店。在这方面,我省的差距较大,沿海7市还没有一处真正意义上的度假酒店集群。未来,我省将围绕海洋强省建设,聚焦打造高端休闲度假产品,重点开发海岸度假、海岛观光、海上运动、海下探险、海洋研学、文化休闲等精品产品,突出发展休闲海钓、人工鱼礁、海洋牧场等项目。
找准文旅最佳连接点
文化和旅游工作具有强渗透、强关联的属性,与其他领域融合发展具有很大空间。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德刚认为,如今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开启了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的新篇章:一方面促进了文化和旅游在管理、服务、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进一步走向一体化,重构了文化和旅游社会治理体系,提高了管理绩效;另一方面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双向赋能,让“灵魂”激活了“载体”的活力,使“载体”提升和扩大了“灵魂”的功能与作用。
“除了加强内部融合,推动文化、旅游、文物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外,还应强化与其他外部工作的融合,深入实施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跨界融合,互动融合、借力发展。”王磊表示,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理念,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找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在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
据了解,根据去年山东省政府印发的《山东省精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要求,在打造旅游文化品牌方面,山东将按照“好客山东”诚信品牌、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城市旅游品牌、旅游产品品牌4个层面,构建山东省金字塔形的旅游文化品牌体系,打造精品节庆活动,组织各种新颖的文化节庆博览会,利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精品民俗旅游节庆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