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行业:工程机械+锂电装备+智能制造
核心组合: 中国中车、三一重工、赢合科技、浙江鼎力、恒立液压、杰克股份、杰瑞股份、百利科技、中环股份
重点组合: 华铁股份、新筑股份、日机密封、徐工机械、诺力股份、中金环境、克来机电、建设机械、晶盛机电、华测检测、长川科技(电子团队覆盖)、锐科激光、埃斯顿、璞泰来、伊之密、弘亚数控,关注至纯科技、神州高铁、台海核电、应流股份。
本周整体观点: 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投资重点为: 1)基建托底,轨交先行, 获益板块主要获益: 轨交和工程机械; 2)产业升级, 重点布局新能源和机器换人领域,获益领域为:锂电装备、光伏装备、 机器人、激光设备、注塑机、工控等领域。
本周专题: 基建调周期,轨交再领跑
要点: 上一次经济增速放缓, 轨交已经扮演基建投资稳增长重要手段: 2008-2010 年、2013-2015 年两个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周期内,铁总投资金额同比大幅增长、 与 GDP 增速呈现明显反向变动,期间内新开工项目分别达到了 264、 172 个,明显优于 2011-2012 年。近期发改委密集批复万亿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城际铁路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城市铁路项目,项目建设周期普遍为 4——6 年, 通过地方资金和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从项目需求和政策、资金等方面进行了疏通布局。
一般以国家每个五年计划作为一个周期。铁路建设的第一个高峰是 2008-2010 年,对应2014-2015 年通车高峰;推测计件的第二个高峰为 2013-2015 年,对应 2018-2020 年第
二轮通车高峰。 高铁新增通车里程 2019-2020 年有望迎来新一波高峰。 同时新进审批的建设项目将为未来 3——4 年内的工程开工量、 4——6 年后的车辆交付得到保证。
投资机会重点跟踪: 工程机械+锂电装备+智能制造
工程机械: 11 月挖机销量 15,877 台, YoY+14.9%,收到全国多地极端天气影响 12 月销量预计 1.5 万台、 同比增速预计 7%。 12 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地方政府债券规模扩大和基建投资实现逆周期调节的方向明确,近期发改委密集批复轨交建设项目,预计未来 2——3年开工量呈上升态势。 由此预测 19——20 年挖机需求不弱于 18 年(超 20 万台),国产四强市占率持续提升,资产负债表修复后利润释放加速,重点龙头公司资产质量不断改善。 重点推荐: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浙江鼎力、徐工机械、建设机械,关注艾迪精密。
锂电设备:电池产能结构性过剩和短缺同时存在, 头部厂家扩产加速。 1)电池企业总的名义产能严重过剩, 高工产研统计数据表明近四年来动力锂电池整体的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 18 年预计仅 28%。 2)低端电池过剩,高端电池未来需求预期向好、 扩产动力非常足。自主品牌 CATL、比亚迪、孚能以及外资品牌松下、 LG、三星 SDI 在产能利用率不高的背景下, 各家仍有较大的产能规划。 3)汽车厂对于供应链管理的高度重视,宁德时代与主机厂的合资模式不断推广,说明车厂希望通过股权合作方式长期锁定供应商产能, 而特斯拉和吉利自建电池产线的行为短期内难以推广,因此未来几年内仍是头部电池供应商扩产为主。 随着 LG、三星和特斯拉逐步增加国产设备采购,未来国产设备全球供应的逻辑将得到验证。 重点推荐:赢合科技、百利科技,关注先导智能。
智能制造: 工业机器人 11 月单月产量增速为-7%,环比 10 月出现下滑。我们判断主要原因是贸易摩擦导致下游行业未来需求的不确定性提升、下游行业 capex 速度普遍放缓。 在未来贸易摩擦的影响减弱后,设备的更新升级、甚至扩产有望得到改善,过于悲观的情绪将得到修正, 通用设备领域重点获益,如机器人、进口高端机床、注塑机、激光加工设备、工控等领域。 中国的机器人密度仅为 97 台/万人、尽管相比 2016 年 68 台/万人大幅提升43%,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潜力巨大。 持续关注:埃斯顿、锐科激光、海天国际(港股)、 伊之密、 汇川技术等。
油服设备: OPEC 及部分非 OPEC 国家 12 月初达成减产协议,力度超市场预期, 有利于稳定油价,其中 OPEC 减产 80 万桶/天, 非 OPEC 减产 40 万桶/天。国际油价短期波动对国内资本开支几乎没有影响。在国家高度重视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三桶油将加大资本开支以增加能源储备。重点推荐: 杰瑞股份,关注: 石化机械、海油工程、中海油服、港股安东油田服务、华油能源。下游炼化环节,重点推荐: 日机密封,关注:陕鼓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