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侧储能发展迅猛 发展开启电网侧新业态
2018年被业内人士称为储能发展元年,而在各细分储能项目种类中,电网侧储能成为了储能产业发展的“热搜词”和“主力军”。
“今年,全球电网侧储能装机量首次跃居首位,在各类储能应用中,其份额已超过40%。”日前,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刘为在首届电网侧规模化储能电站应用与技术论坛上表示,“我们保守预估,在2018年全球新增的储能装机中,中国的储能装机容量将跃居全球第二,这其中电网侧储能项目做出了重要贡献。不夸张的说,储能正在开启电网变革的新业态、新时代。
电网侧储能发展迅猛、效果明显
今年以来,我国电网侧储能发展迅猛。目前,江苏、河南、青海、甘肃等多地地方政府和电网企业都在积极布局电网侧储能项目。
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不完全统计,2018年1-9月,我国电网侧已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装机规模达150MW,其中新增装机140MW;另有在建或拟建的项目465MW。而当前,全球电网侧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在760MW左右,新增装机规模约300MW。我国新增电网侧化学储能电站接近全球新增装机规模的一半,我国规划和正在实施的项目也达到全球总装机量的一半有余。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得益于近年来储能技术的发展,电网侧储能应用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应用规模迅速扩大。
在今年所有电网侧储能项目中,镇江101MW/202MWh储能电站一马当先,成为我国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与运营的典范。
国网江苏发展策划部主任许海清介绍,镇江项目在安全性、经济性、技术性三方面对大电网起到了积极作用。“安全性方面,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期,镇江电站采用两充两放或一充一放运行模式参与早晚用电高峰调节,发挥了良好的调节作用。10月以来,根据负荷水平变化,优化调控策略,采用AGC模式,设定响应优先级。国庆期间,镇江储能电站采用新能源跟踪模式,平滑镇江光伏发电功率输出。”
许海清还告诉记者,储能一般接入中低压电网,等效于在负荷端建立能效电厂,在经济性上,可达到“减少电源及电网投资,提高存量资产利用效率”的目的;同时,省区外来电、新能源大规模替代等直流负荷,会导致电网等效转动惯量快速调节能力持续下降,储能技术作为解决该难题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具有先进性。
助力解决传统电力系统难题
“除了从微观方面出发所提及的稳定电网提高效率调节能力强等较为具体、实际的作用外,宏观来看,储能还是新一代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组成。”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说。
据了解,新一代能源系统是以电力为中心,以电网为主干和平台,各种一次、二次能源的生产、传输、使用、存储和转换装置以及它们的信息、通信、控制和保护装置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网络化物理系统。
周孝信介绍,传统电力系统有三个局限:一是受条块分割的体制制约,不适应多种形式能源的协同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能力受限;二是调节手段有限,不能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场景下电力电量平衡,提高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的能力受限;三是市场机制有缺陷,不能完全适应各种储能应用的市场化运作,源网荷各类用户应用储能的积极性受限。
储能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难题。首先,在能源系统中,储能可实现多种能源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中转、匹配及优化,促进电网、热网、气网的互联,提高综合能源系统利用效率;其次,在电力系统中,可以储电为主,配合储热、储氢、出气,应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源荷匹配问题,实现不同时间尺度的电力电量平衡。
“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基地和分布式新能源微网,以及主动配电网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新一代能源系统的重要基础。”周孝信说。
创新技术、商业模式助推发展
周孝信指出,要想实现新一代能源系统的目标,就需要加速推进各类储能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进程。“由于储能应用需求各样,随着时间尺度、场景而变换,未来需针对不同情形选择最为适宜的技术,促进高效低成本长寿命各类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这样不仅有助于突破体制束缚,更有利于储能产业,乃至整个能源系统的发展。”
许海清也从“科研立项”“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出发,强调了发明、创新新型储能技术的重要性。此外,他还认为,归纳、总结、学习、借鉴现有的实践经验也十分重要。“镇江项目在黑启动、规划布点等方面较此前已有长足的进步,未来,我们还将在集成优化、保护控制等研究方向上继续努力,力图创造共赢的商业模式。”
中关村储能技术产业联盟研究部高级经理岳芬则表示,在商业模式方面,国外的经验、教训同样不容忽视。“近10年,除中国外,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在电网侧储能项目上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从美国的商业模式来看,自由化的电力市场和激励政策仍然是其电网侧储能商业模式的重要推手。”她表示,“美国电网侧储能项目的收益来自受管制的电网收益和电力市场化交易,可以说储能的多重价值需要以多重收益的方式展现,这一点在国际市场中已得到了验证。”
与会人士认为,作为能源革命的关键支点,随着利好政策和示范项目的逐渐落地,储能将持续在可再生能源发电、辅助服务、电网侧、用户侧等领域展现出更为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