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环保产业为绿色金融提供广阔空间
“估计十三五期间,年均绿色产业投入在2万亿元以上;节能减排环保等绿色产业将保持年均15%左右的增速。绿色产业发展需要绿色金融工具和服务,同时也给金融机构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湖北宜昌近日召开的中国金融同业合作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关注并解读了绿色产业及绿色金融的未来发展。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绿色税收、环保长效监管将使自然资源价格反映负外部性成本,对于优化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修复价格信号有重要作用。
东阳光集团是电子材料和医药行业的重要企业,其常务副总经理唐新发介绍,前两年由于受国内外经济普遍下行的影响,集团收入和利润增幅不大,甚至有些产品还出现下降。2018年随着国家去产能、强环保政策的逐步落实,提升了行业绿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公司的电子材料和电化产品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特别是加大了医药和绿色环保产品的研发,2018年利润大幅提升。
据介绍,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金融制度安排。
国家开发银行贷审委员会评审员卢汉文介绍,“十三五”期间节能减排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给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空间。根据市场分析,“十三五”期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固废处理、节能服务等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万亿元;垃圾焚烧处置市场规模将有数千亿元;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将达数万亿元甚至10万亿元;工信部《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环保设备制造业产值要争取在2020年达到1万亿元。
“目前绿色信贷已经占金融机构贷款总规模的10%以上,超过8万亿元。而绿色产业融资90%以上来自绿色信贷。截止2018年上半年,国家开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8万亿元,节能减排贷款余额1.29万亿元,均居行业前列。”卢汉文说。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彬表示,券商应和银行联手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绿色金融债、小微企业债等进一步扩展银行融资手段,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紧密合作,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开源证券将继续致力于绿色债券的创新和承销,为中国债券市场作出自己的贡献。
据介绍,中国金融同业合作高峰论坛由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阳光集团、亚联(天津)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主题是“绿色·创新·合作”,来自国内外近百家金融机构180人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