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金马“换汤不换药”竞争力存在疑点
除了更新招股书,资产负债及营收、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三年来并未改善
几次冲关失败后,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山金马)这家曾经的国产“碰碰机”龙头就像他的主营产品一样愈挫愈勇,再度卷土重来。《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将于9月11日上会的中山金马除了更新招股书,自身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改善,营收、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三年来原地踏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反而逐年递减。有分析人士指出,公司极高的资产负债率隐藏较大风险,主要产品被诉仿冒、对主要客户过分依赖等问题若得不到有效改观,未来或深陷泥潭难以自拔。
净利仍原地踏步
招股书显示,2015-2017年,中山金马营收分别为4.96亿元、4.89亿元、4.9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0.88亿元、1.02亿元。
简单计算可知,近三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仅0.167%,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也仅有0.762%,并且2016年还存在营收及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情况。有分析人士指出,三年来公司营收及净利润符合增速接近于0,公司主营业务面临极大瓶颈且始终得不到有效突破,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与此同时,尽管营收及净利润账面数字保持基本不变,近三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却呈现逐年大幅下滑的情况:2015年1.06亿元、2016年0.86亿元、2017年0.71亿元。
可以看到,公司2015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还能够勉强大于其同期净利润,但2016、2017年,现金流却出现持续衰减,与净利润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分析人士称,一方面,在公司现金流同比下滑的背景下,报表净利润却并未随之减少,显然是应收账款额度在逐年提升,流动性风险将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赊销比例持续上升,也说明了公司产品日渐丧失竞争力。
流动性风险高企
如果说中山金马的营收及利润勉强看得过去,那么,其高额的资产负债率及远低于同行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则明显表现出公司已危机重重。
招股书显示,公司2015-2017年的负债合计分别为5.6亿元、5.88亿元、5.85亿元;同期资产合计分别为7.91亿元、9.1亿元、10.1亿元;同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为1.62亿元、2.21亿元、2.81亿元。简单计算得知,公司最近三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70.52%64.39%、57.55%;与此同时,2015-2017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却仅有1.62亿元、2.21亿元、2.81亿元。
可以看到,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远远无法覆盖公司负债。市场人士表示,公司现有资金和负债差距过大,一旦出现风险,公司现金及等价物完全不具备偿债能力。另一组数据也反映了相似的问题。招股书显示,以2017年6月数据为例,公司流动比率仅有1.28倍,速动比率也仅有0.84倍,远低于行业平均的15.91倍、15.25倍水平。分析人士称,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反映了公司的短期资产变现能力,两项指标与行业呈现巨大差距,或将持续降低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资产负债率长期高于同行,也使公司面临信誉及市场地位日渐丧失的风险。
主要产品被诉仿冒
除了债务高企、流动性风险外,中山金马主要产品被诉仿冒、研发投入问题言行不一的情况也备受市场质疑。
招股书显示,被诉生产侵害知识产权仿冒产品的金马游艺几年前被公司收购,公司可能因为生产与销售金马游戏机5款涉诉产品相同的产品而遭外国公司赞培拉起诉。除此之外,如果其他第三方认为公司存在仿冒知名产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均可能对公司提起诉讼。
事实上,公司生产的大型游乐设施设备在国内许多游乐场及主题公园使用,分析人士表示,在该行业,国外诸如迪士尼等游乐园明显占据主导,公司若不能持续加大研发,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壁垒,而是一味倾向于通过生产仿冒产品为继,未来不仅会面临接踵而来的诉讼风波,被同行替代或淘汰的可能性也极大。
尽管中山金马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随着国际、国内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未来公司如不能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增强研发创新能力,持续保持核心技术的竞争优势和先进性,目前拥有的核心技术存在被国际、国内市场上其他技术替代、淘汰的风险。然而,招股书却显示,2016-2017年,随着公司营收及净利润的增长,研发费用投入却从9065.55万元大幅下滑至6626.85万元,同比下降幅度达26.9%,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也下降5.23个百分点。对此,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公司大幅降低研发费用的目的不言而喻。
不仅如此,有市场人士还指出,公司存在主要客户过于集中的问题。2015-2017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7.30%、46.78%、55.25%。同时,从招股书披露的主要客户来看,2015年,“华强系”为公司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25.39%;2016年下滑至第二大客户,收入占比8.76%;2017年下滑至第十大客户,收入占比仅2.24%。上述市场人士表示,公司第一大客户在三年之内迅速流失,若未来因客户自身问题或宏观经济影响导致其余大客户同样流失,给公司带来的经营风险,或是难以控制的。
《金融投资报》记者就市场质疑的问题多次致电公司,但均无回应。而对于公司被质疑的问题,记者将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