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引游客一路向西 旅游综合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处处皆景 打造全域旅游
近日,来自江苏徐州的单云兴与20位老伙伴组成的特殊旅行团结束了17天的南疆之行,“我们中的大多数年轻时都曾支援过边疆,一直惦念着要回来,看到变化这么大早就不知累了。”平均年龄72岁的老人们不愿错过每一处变化,第二天又匆匆乘车前往阿勒泰地区,开始了为期10天的北疆之行。
浩瀚沙漠,苍茫戈壁,葱郁绿洲,广袤草原,逶迤雪山,湛蓝湖泊……大美新疆共有旅游资源单体3190个,旅游资源类型有8类30个亚类130个基本类型,五级及以上的旅游资源集合区59处,12处特级资源中已有7处成为国家5A级景区,特级资源的开发率达到58%,是我国旅游发展的重要区域。
近年来,新疆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着力发展,旅游综合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旅游品牌效应与惠民作用有效发挥,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不远万里来到新疆。2016年、2017年新疆旅游接待人次连续两年增速超过30%,增速居全国第一,2017年旅游接待规模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增长32.38%,实现旅游总收入1821.87亿元,增长30.04%,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7%。
目前,全疆已有15个县市区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借助全域旅游发展的东风,新疆铁路网络越织越密,旅游专列常态化开行。今年,自治区计划开行旅游列车1652列,“环游北疆”“畅览南疆”“奇幻火洲”等旅游专列,串联起疆内十个主要景区,游客出行一趟就能欣赏多个新疆美景。
乌鲁木齐铁道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黄庭奋说:“新疆地域辽阔,交通是全域旅游的前提,铁路+旅游的融合发展方式让游客选择更多,旅途也更省心。”
品牌拉动 助力惠民增收
近年来,新疆为提升旅游产业品牌效应,助力惠民增收,持续推行5A级景区倍增计划,全力打造旅游精品。全疆现有国家A级景区369个,其中5A级景区12家,跃居西部第一,还有16家景区正在积极申报争创国家5A级景区。
与此同时,帕米尔旅游区是我国首家国际高原风情旅游目的地,那拉提景区、巴音布鲁克景区被评定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喀纳斯景区成为世界旅游组织在中国设立的第4个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
万亩旱田、雪山林海、吉尼斯最长怪坡,奇异独特的景观赋予新疆奇台县江布拉克景区无限魅力。2008年,史生奇成为第一批在江布拉克景区开农家乐的村民。两年后,他靠着政府8万元的贴息贷款,改善了农家乐基础设施,扩大了规模,近百人的旅游接待能力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在旅游品牌效应的拉动下,新疆日益成为我国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各地农牧民依靠景区做起了农家乐、牧家乐,享受着旅游带来的红利。2013年至2017年5年间,新疆累计安排1.21亿元专项资金,对254个乡村旅游示范县乡镇、村,347家农(牧、渔)家乐和3个乡村旅游示范项目进行扶持。目前,全疆农(牧、渔)家乐达6000多家,直接带动农牧民就业达5万人。与此同时,景区带动就业人数7万余人。
文化浸润 提升核心竞争
旅游离不开文化的体验,文化也需要旅游的承载。目前,新疆正在加快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整合,打造文旅融合业态,使旅游更具生机和活力,提升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交流之地,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在此交汇,多民族文化也在这里碰撞融合。古代丝绸之路在新疆境内长达5000多公里,沿线所遗存的古城遗址、烽燧、石窟群、古墓葬遗址等古代文化艺术瑰宝,成为学者和丝路文化爱好者考古旅游的热点;一些传统服饰、烹调技艺、音乐歌舞、工艺美术等民俗文化向世界展示着新疆独有的魅力,成为新疆旅游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除了文化旅游线路的打造,文创产品也日益走俏。旅游旺季,自治区博物馆文创商店里人头攒动,高昌王印章、手绘本等颇具新疆特色的高昌智慧系列文创产品等“新疆礼物”,正在通过游客走出新疆,走向国内外。天津游客吴惠在馆内挑选了富履香遇系列的鞋袜和艾德莱斯纹样的围巾,“这个鞋袜上面的字寓意吉祥,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更让人印象深刻。”
2017年,自治区博物馆参观人数90多万人次,博物馆文创部主任陈新勇介绍,今年游客数量猛增,比起普通旅游商品,文创产品更有吸引力,现在每天文创产品销量过百,销售额在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