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金融 >

水污染防治攻坚黑臭水体整治 PPP大有可为

2018-05-03 15:31:00

 

来源:中国发展网

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领域之一,水污染防治正进入攻坚期。

当前水污染防治初步取得积极进展,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正如4月19日生态环境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所言,一些地方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流域水生态破坏比较普遍,水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年度水质目标完成压力很大。

在业内专家看来,虽然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尚存重厂轻网、污水收集系统效率低下以及水体生态修复治理表面化等痛点,但污水处理也正迎来需求规模增长和提质增效双轮驱动期,水环境综合治理市场需求也将由点到面快速释放。

据悉,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全面贯彻落实“水十条”和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围绕生态环境改善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污染减排和生态保护两手发力,加快生产、生活等污染源减排和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坚决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标志性重大战役。

行业痛点难以忽视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多地加快出台包括河长制在内的水污染防治攻坚路线图,如河南洛阳印发《2018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江苏昆山提出落实395项清单,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安徽则计划出台最严格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法。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污染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指出,此次纳入治理范围的水体为城镇内河(湖)、主要河流湖库、入海河流、重点海湾4类共126个,其中包括60个已经开展治理的城镇内河(湖)污染水体。《方案》以数项综合系统举措,为全省水污染治理行动制定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此外,包括陕西、上海、广东等地则加强对水污染防治的考核和督查。如上海印发了《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考核规定(试行)》,等等。

如果说地方的具体行动是水污染防治落地的最直接表现,那么一系列最新数据则充分体现我国水污染防治情况整体向好。据张波介绍,截至2017年底,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中,97.7%完成保护区标志设置。完成长江经济带31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490个环境违法问题清理整治。全国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共排查确认黑臭水体2100个,94.3%已经开工整治。与此同时,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了持续改善的势头,2017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比例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同比减少0.3个百分点。

不过,业内专家指出,对于水污染治理而言,一方面要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如地方城市存量的管网改造、维护,环境治理“水处理+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水处理+生态景观”等。另一方面还要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农业水处理和污染防治相关的项目。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水环境治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痛点。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资源能源所所长、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家卓看来,重厂轻网、污水收集系统效率低下、进水浓度低等问题较为严重。

数据显示,从2007——2017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和处置规模不断增长。但平均进水浓度COD却越来越低。2017年全国31个省市进水平均COD浓度低于350mg/L的有24个。

专项行动直指黑臭水体整治

众所周知,黑臭水体一向是水污染防治中的“老大难”。“黑臭水体问题实质是污水垃圾问题,根子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不合格。”张波表示,前不久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把黑臭水体整治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标志性重大战役,而且涉水的5个攻坚战,黑臭水体整治打头阵,“我们要以黑臭水体整治为抓手,倒逼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短板,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根据“水十条”,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但除了295个地级城市,诸多县级市、县城、建制镇的黑臭水治理压力仍不容小觑。

据悉,为扎实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生态环境部将联合住建部于5月初启动2018年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两部门计划分三批次对36个重点城市及全国其他部分地级市进行督查,建立国家与地方人民政府上下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审核黑臭水体整治相关资料、检查实质性措施落实情况、检查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和群众满意度等具体方式,督促各地从根本上解决导致水体黑臭的相关环境问题。

实际上,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黑臭水体治理亦毫不松懈。如江西省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生态修复”等多种工程组合措施抓紧整治;自2014年起,浙江省、市、县三级财政共累计投入治水资金逾4000亿元,先后完成了超过1万公里黑臭河的全面整治;河北将全面清理未达标河流两岸垃圾及淤泥堆存点,建设生态护坡护岸;广州市今年将继续强力推进全市黑臭河涌整治,在150多条河涌开展“四洗”清源行动等。

据了解,针对水环保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明显问题,本次专项行动将继续督促地方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从根本上解决黑臭水体问题。

“即便是结束之后,我们也还是要滚动管理。凡是黑臭现象反弹的,群众有意见的,经过核实重新列入黑臭水体清单,继续督促整治,直至黑臭水体彻底解决长治久清。”张波说。

市场机遇可期

显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紧迫,以黑臭水体整治为代表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必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相关数据显示,从黑臭水体治理的投资需求来看,我国要想2030年消除全部城市建成区的黑臭水体,对应的投资需求或将超过5000亿元,其中一半以上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相关。

截至2018年2月初,财政部入库的900多个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中,涉及水环境综合治理的PPP项目总数达755个,占比近80%,项目总金额超过9000亿元。

正如相关受访专家断言,当环境治理步入3.0时代的时候,水环境治理产业也在“水十条”、PPP模式等政策叠加利好推动下,率先步入新常态。

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PPP双库定向邀请专家薛涛分析认为,水务行业资金缺口巨大,“十三五”期间水务投资需求1.4万亿元,每年大概缺口有1000亿元。“统计各省份目前在方案制定阶段的黑臭水体治理可以发现,安徽、湖南、辽宁、广东这四个省有大量的需求还没有满足,黑臭水体治理中可能以EPC的方式也可能以PPP的方式推向市场。”

不过,PPP项目虽然空间大但风险仍存,需把握好地方债务风险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之间的平衡。E20PPP中心总监汤明旺表示,地方在推出大体量PPP项目时,应综合考虑项目内部之间的关联度、整体绩效考核的难易度、付费机制设计的复杂性、地方财承能力大小、潜在社会资本竞争性等诸多因素,稳妥设计和实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