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金融 >

蚂蚁金服陈龙:以后金融是生长在场景里面的

2018-01-18 16:34:00

 

来源:《金融时报》

美国监管机构最近拒绝批准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以12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达拉斯的汇款公司速汇金国际(MoneyGram International),并不意味着这家做支付业务的阿里巴巴(Alibaba)关联企业在美国的金融雄心的终结。

某种程度上,从这一告吹交易可看出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其他企业,中国公司在美国的收购活动将越来越难获得批准。此举也证明美国人现在认为国家安全——其审查外国企业收购交易的基础——的定义包含与信息和数据相关的一切。

但蚂蚁金服在美国的尝试还显示出,科技正大举破坏全球老牌巨头的统治地位,特别是在金融领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银行和其他传统公司受到的挑战中,越来越多新贵挑战者或是中国面孔,或背后有中国资本。这反过来又突显了一些中国企业已在全球一举成名。

蚂蚁金服试图收购速汇金只是该公司进军美国金融交易业务的一次努力。去年5月它与支付基础设施公司First Data达成了一笔交易,后者于2007年被私人股本集团KKR收购。First Data将帮助蚂蚁金服在美国各地安装支付宝(Alipay) POS设备。蚂蚁金服最初瞄准的是美国的1000万中国游客,但最终也希望能触及当地消费者。

不过迄今为止,蚂蚁金服一直小心避免收购那些曾居于金融体系核心的银行,或与之合作。这一策略出台之际,科技对金融体系的颠覆似乎正在加速。从不相关领域起步的科技公司——如从电子商务起家的阿里巴巴,或从电子游戏发家的腾讯(Tencent)——开始越来越多地瞄准银行核心业务,包括支付、汇款、贷款和理财。如果它们成功了,它们将在决定全球资本分配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些中国挑战者在进军国内金融业时度过了一段轻松时期。中国的银行基本是国有巨头,其成立目的是依照日本模式,将低成本的居民储蓄输送到工业。即使到了现在,中国人都很少拥有信用卡和投资账户。许多中国人直接将他们的现金从床垫底下或活期账户转到支付宝和财付通(TenPay)。北京方面选择利用阿里巴巴和腾讯来震撼缺乏活力的银行,而不是支持现有金融企业,这也让行业新入者受益。

蚂蚁金服陈龙:以后的金融是生长在场景里面的

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认为,信息的自由流动和分享一定会爆发巨大红利,其前提是要平衡好与数据安全的关系。

在消费者使用信用卡和借记卡的习惯已根深蒂固的发达市场,如美国,数字颠覆者的日子可能更加艰难。例如,当看到Apple Pay与传统支付体系合作、而非自己开发支付基础设施时,First Data之类的机构松了一口气。

如今,新金融科技公司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战线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历史上,美国《银行控股公司法》(Bank Holding Company Act)使得一家企业集团难以经营一家银行,尽管这在亚洲很多地方是常见做法。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银行的作用大为下降,美国的大部分金融活动都转移至其他地方。这部分是因为,许多新来者都难以满足对于银行的监管要求,即使它们想要满足。但这也意味着,非银行机构——如黑石(Blackstone)旗下的信贷公司GSO——正在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些分析师认为,阿里巴巴在全球电商领域的重要竞争对手——亚马逊(Amazon)推出类似支付宝的产品只是时间问题。他们还提到了印度,阿里巴巴在印度移动支付公司Paytm持有40%的股份,且对该公司的战略方向拥有否决权。

所有这些都是金融业大转型的一部分。我们正处于一个区块链技术有望给金融交易的清算和结算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时代。如果成功,银行在金融体系的这些部分也将变得不那么重要,这将有利于新的精通数字技术的运营商。而这种转变在狗年只会加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