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货架突然攻城拔寨 成了新的风口
互联网里的人们似乎总在寻求一个可以趋之若鹜的风口,从千团大战到O2O浪潮,再到如疯如魔的共享经济,然后是当下的新零售。无人货架或许是门槛最低、最容易快速进入的切口。
千“架”大战
2017年上半年还是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共享系主战场,到了下半年,无人货架突然攻城拔寨,成了新的风口。
巨头正扬鞭策马赶来。
12月29日,生鲜零售平台每日优鲜正式宣布,旗下无人零售项目便利购近日已分拆成独立运营的子公司,并获得2亿美元A+B轮融资,其中腾讯领投A轮合计5300万美元,元生资本、时代资本、KTB跟投;鼎晖领投B轮合计1.44亿美元,北极光创投、启明创投、君联资本、微光创投、光源资本跟投。
12月19日,阿里联合美的集团推出“小卖柜”,正式进军无人货架领域;看似和无人货架八竿子打不着的猎豹移动,也在这一天确认布局无人货架,旗下“豹便利”从11月初开始运营,已铺设5000个点位;京东到家无人智能柜已经升级到了第二代;顺丰的无人货架项目“丰e足食”也在11月底宣布正式运营。
此外,诸如饿了么、便利蜂、盒马鲜生、三全鲜食等独角兽们,也都基于既有的相关业务,将各自的触角先后伸向了无人货架。
据不完全统计,无人货架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内引来了50余个玩家入场,拿到了超过30亿元融资。
官方也对无人零售表示了支持。今年9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无人值守商店是商贸流通领域从需求侧的角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益尝试,能更好满足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而为了鼓励相关业态,商务部还将适时发布《零售业技术创新框架》和技术应用典型案例,引导广大零售企业加大先进技术的应用。
入口争夺
在无人货架这个门槛很低的项目背后,还有无人零售、便利店以及自动橙汁机、自动板栗机甚至自动面条机等各品类的智能货架。大方向及可挖掘的细分品类都非常有看点,适合资本市场运作。
果小美创始人阎利珉称无人货架为“杀手级应用”,流量价值远远高于卖货。当成为流量入口之后,接下来可以做些什么?阎利珉说:“首先它可以是一个聚划算,我们可以销售B端产品和云端服务;第二它是办公室的拼多多,是熟人之间相互拉人很好的场景。”
小e微店创始人荣光认为,用户在无人货架购买一次矿泉水,这不是一次单纯的商品销售,还是一次信息的发布。“这个用户所见即所得的线下场景,拥有着很多高品质白领用户的线下渠道,对于新的消费品品牌的拓展是一个最佳渠道。”
但怎么平衡网点数量和商品差异化,是现在的无人货架企业不得不跨过去的一道坎儿。
尽管多数无人货架公司会宣称智能选品、后台大数据实时动态更新货品,但多数商品依然集中在日常快消标品,比如水、火腿肠、饼干、膨化食品等。基于此,很多无人货架企业开始尝试差异化,比如推出冷柜、热柜、鲜食、网红食品,这对供应链的要求会大大提高,当网点不够密集的时候,运营成本会很高。“现在已经有小玩家出现补货慢的情况,就是因为铺出去的点太多,供应链和物流能力跟不上。”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圈地乱象
目前大部分办公室无人货架项目都是开放式的货柜模式,即便入场的巨头,目前也是采用这种模式。令人们普遍不解的是,这种开放式模式,岂不是全都在“做公益”?
“其实,这是无奈之举,却也很有价值。商家为了占领更多的点位,先把货架铺下去,如果谁等着做封闭式冷柜,还真的来不及了。等你把冷柜的软硬件都调试好了,加上生产周期,没有半年下不来。而每个点位最多可以放置三四个货架,同行有几十家都在疯狂铺点位,封闭冷柜做出来也没地方放了。况且用户不付款占小便宜这种事,在办公室场景发生的概率很低,一是因为封闭环境、流动性非常低,大家都是熟人,面子还是最重要的;二是白领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上述业内人士对新金融记者透露。
而乱象总是与疯狂的竞争的相生相伴。
无人货架地推人员的工作就是天天找企业谈合作,要是不赶快入驻,就会被竞争对手抢先。特别是优质企业和办公楼,往往会有多家无人货架抛来橄榄枝。这样的争抢让部分企业提出收取入场费,甚至要求收入分成,间接抬高了行业成本。
在和一些无人货架地推人员的沟通中,他们告诉新金融记者,一些竞争对手的地推会主动找到他们,希望花钱买下其手中淘汰掉的点位,这些通常是被验证过是低质量的或者覆盖员工人数较少的点位,对经营没有太大的正向作用,唯一的好处是可以帮助他们完成绩效,快速增长点位的数量。
除一线城市外,无人货架已经同时在二三线城市展开布局。“便利蜂招聘”公众号显示,便利蜂于11月底发布了多条“商务拓展/BD”招聘通知,工作内容为“负责对指定区域写字楼进行陌生拜访,敲定合作”等,招聘城市包括沈阳、保定、兰州、太原、珠海等24个城市。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二三线城市人口总数更多,潜在用户数量大,但如果无人货架入驻企业的标准较低,那么总体运营质量可能也会下降,不利于品牌长期发展。
荣光曾向媒体透露,小e微店入驻企业的规模至少要在100人以上,这虽然导致市场拓展速度受到限制,但基本能保证每个网点的销售额。实际上,如果入驻企业规模过小,每天仅有十几笔的销售收入,这将很难支撑无人货架企业背后在物流、人力、系统搭建等方面投入的成本。在找到更好的流量变现方式前,只能靠“烧钱”维系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