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技术加持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农业朝着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促进农民就业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举措。因此,近年来,在现代化技术助力下,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是农业产业化的探索阶段;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为第二阶段,是农业产业化的成长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为第三阶段,是农业产业化的创新阶段。
目前,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已进入创新提升阶段,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松散型利益联结向紧密型利益联结转变,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
总体来看,我国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5年底,全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38.6万个,辐射带动农户1.26亿,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户均增收达3380元。
在经营方面,2015年,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达537.3亿元,拥有农业科技人员60万人,超过1/4的龙头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占企业年销售收入的1%以上。在科技带动下,截至2015年底,全国各类龙头企业12.9万个,销售收入9.2万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5500亿元,同比增长3.2%。
从区域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中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尤其是西部地区处于农业产业化的探索起步阶段;分产业来看,产业化组织中种植业占44.8%,畜牧业占24.1%,水产化组织占8.2%,林特产业占10.4%,其他类型占10.5%,可以水产化、林特等产业化程度还不高;从龙头企业规模来看,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较小,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占比仅为4.7%,销售百亿以上的屈指可数。
农业产业化战略重点
首先,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的产值比重为3-4:1,而我国的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40%-50%,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只占到2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中国为0.8:1。研发能力低,产品更新慢,附加值不高。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农产品市场,具有极强的创新和开发能力。
其次,合理分配利益,保障农民利益。由于利息连接机制不完善,部分企业与农户为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仍然是一买一卖,没有二次返利,农民没有得到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益。一些龙头企业虽然建立了专业合作社,但在生产经营上仍然没有与专业合作社形成连接,生产所需原料不依赖专业合作社,仍然单独向农民收购,既不能保护农民利益,又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原材料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最后,整体规划,解决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目前,国内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和激烈也不够,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也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