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金融 >

动力电池频繁上演“指腹为婚” 到底暴露了什么?

2017-11-14 20:47:00

 

来源:北极星网

 近日有媒体报道,郑州比克电池的动力电池生产线刚刚投产,2018年预计生产的2亿Ah动力电池便被一家车企预定一空。如今车企疯抢动力电池已不是个案,电池企业产品还未下线就被预订一空,颇有一种“指腹为婚”的意味。

金庸曾在《射雕英雄传》第二回设计了郭啸天和杨铁心指腹为婚的情节,“若为同性,义结金兰;若为异性,结为夫妇”,将乱世之中郭、杨二人豪侠气节尽显。而如今电池企业和整车企业上演的“指腹为婚”,其中缘由颇耐人寻味。

电池中国网了解到,比克电池于2001年在深圳成立,深耕于锂电领域,已有超过十五年的锂电生产经验,生产技术相较成熟。作为国内最早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动力电池企业之一,比克电池同东风汽车、上海申龙、南汽集团、海马汽车、郑州日产、河北御捷、北汽福田、厦门金旅、云度新能源、中国一汽等多家车企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比克电池可批量生产高镍811材料体系的三元电池,能量密度已经提高到232Wh/kg,其新一代的21700高能量密度电池(采用高镍与硅碳材料体系)也在布局之中。比克电池副总裁李丹表示,比克的电池产品经过充分的市场验证,坚实的品质、优良的性能表现,让很多整车企业开始提前锁定比克生产的动力电池产品。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行业研究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从各家企业投产的情况上来看,预计到2017年年底,我国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180Gwh,而1-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仅为15.17GWh。有业内人士预估,2017年全年动力电池装机量预计将达到27GWh,国内企业规划产能和实际装机量差距悬殊。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电池企业扩张电池产能的意愿强烈,扩产规模巨大。但由于电池业是一个高度精细的制造行业,建设一条产线从设备采购到运转调试,再到批量化生产,往往需要较长的调整周期,企业规划的产能落地转化为实际产量较少。另一方面,当前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多而不强、良莠不齐”的境况,导致动力电池产品将越来越难满足车企需求,“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矛盾已经显现。

今年纯电动客车市场下滑明显,纯电动乘用车成为动力电池企业争夺的主要战场。国内纯电动乘用车企业使用三元电芯的造车路线逐渐清晰,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处在生产转型期。一些侧重磷酸铁锂电池的电池企业,需要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而一些布局了三元电池的企业,也将要迎来一个产能释放的爬坡期,车企难以寻找到可以匹配的优质配套企业。这也就不难理解郑州比克电池产品刚刚投产,就宣布待下线产品售罄的原因了。随着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技术要求的提高,这样的矛盾将愈加明显。

车企疯抢动力电池也暴露出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链不完善的问题。云度汽车负责人葆旭东曾公开表示,一个合格的整车企业供应商首先要做到保质保量稳定供货,而就目前动力电池而言,保供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坦言如果有合适的电池供应商,云度甚至会直接采用现金购买的合作模式。电池中国网认为,造成车企这种困境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国内高端的动力电池产量较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前车企和电池企业没有建立起团结紧密的联盟。

目前国内车企习惯向电池企业转移成本压力,这种情况下就极易引起电池企业间“自相残杀”式的“价格战争”,而在动力电池产品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也极易出现动力电池“价高者得”的情况,而这种靠利益维系的供应链是极其脆弱的。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教授曾指出,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很长,只有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紧密结合,同步、协调开发合作,才能把车做好。构建高度紧密的供应链体系,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包括动力电池在内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在产业链的上下游结合中,受到来自上下游两头压力,对于产业的整体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要贯彻“全产业链统筹,产业规划布局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三个统筹的精神,使动力电池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上游材料企业形成紧密的供应联盟,谨防新能源汽车产业出现的阶段性产能过剩、结构性产能过剩。在调整企业生产结构的同时,树立协同发展的观念意识,形成强有力的产业联盟至关重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