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金融 >

海水淡化市场持续向好 成本大幅下降迎高景气周期

2017-08-01 14:55:00

 

来源:

多重因素的叠加,催涨起了当下市场对海水淡化前景的高预期。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从近15年的技术进步来看,中国的海水淡化综合成本已下降了近60%。即使今后下降速度变缓,其趋势依然足以使市场对未来的预期保持乐观。

日益紧张的城市水危机,令我国海水淡化的春天呼之欲出。海水淡化被认为是解决淡水资源紧缺的开源工程。

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划,到2030年,即使南水北调东线一二三期工程,中线一二期工程全部建成,并考虑部分海水利用后,我国沿海地区年缺水量仍将达到214亿立方米。也正基于此,“当前我国海水淡化行业正处于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国家海洋局科技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已在沿海多地建成多个海水淡化项目,主要用于工业和生活用水。

截至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与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日产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多套海水淡化装置出口海外。淡化海水在工业领域主要应用于钢铁、造纸等高耗水行业,而这些行业用水对水质的要求很高,不能掺杂有金属离子,一般自来水是无法满足要求的。而海水淡化技术不仅针对海水,还能淡化内陆地区的苦咸水,并且已服务于极地考察、远洋航行船舶。

以海水淡化为代表的海水利用正成为各地解决沿海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众多业界人士指出,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沿海9省市,主要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沿海城市和海岛。北方以大规模的工业用海水淡化工程为主。据人民网(603000)此前报道消息,“本质上,海水淡化技术属于水处理技术的一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李琳梅说,海水淡化技术不仅只针对海水,还能淡化内陆地区的苦咸水。

“随着海水利用技术和关键设备的不断进步以及工程经验的不断积累,海水利用的成本会降下来。”李琳梅进而指出,随着技术应用体系逐渐成熟,曾经居高不下的淡化成本如今亦大幅降低。2016年海水淡化产水成本主要集中在5-8元/吨。但相比自来水水价仍偏高,使海水淡化这一新兴产业缺少竞争优势。此外,当前海水淡化水无法大规模进入市政管网,供水比例亟待提升。

公开资料显示,海水淡化成本主要由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构成。能源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0%,运行维护成本涵盖维修成本、药剂成本、折旧、膜更换成本等。据中新网近日报道,其中,万吨级以上海水淡化工程产水成本平均为6.22元/吨,千吨级海水淡化工程产水成本平均为7.20元/吨,部分使用本厂自发电的海水淡化工程产水成本可以达到4-5元/吨。

同时,近期顶层设计动作频频,越来越重视包括海水淡化在内的海洋经济发展。2016年底,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共同印发的《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公布,海水淡化瞬间站上风口,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其中提出,截至2020年,海水利用将实现规模化应用,材料和关键装备实现产品系列化,产业链条日趋完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喝到新品种的水。不过,虽然受到市场追捧,海水淡化在我国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其次是缺少为自主技术提供验证试验的服务平台,无法为自主技术与国际产品提供比对性试验,以促进自主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提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