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转型发展新趋势 产品创新助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而今,交通运输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两者的有机融合更是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
近日,从交通运输部网站获悉,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国家铁路局、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旨在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有效供给,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快形成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直接贡献为3.32万亿元,占GDP总量比重为4.9%;综合贡献为7.3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8%。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
当然,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而今,交通运输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两者的有机融合更是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交通运输情况还无法完全满足旅游业市场提出的要求,伴随着不断攀升的旅游出行需求,旅游交通网络体系、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创新等问题都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为此,《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快进”“慢游”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旅游交通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旅游交通服务功能明显改善,服务质量有效提升。
在许多著名的旅游景区,交通基础设施情况远远达不到客流量的要求,加上缺乏专用的旅游线路,游客的兴致因此受到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在双休日或法定小长假期间,随着旅游人数的激增,公路交通阻塞、轨道交通一票难求的情况也使得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为解决上述问题,《若干意见》首先明确将依托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民航、高等级公路等构建“快进”交通网络,提高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实现游客远距离快速进出目的地。推进一种及以上“快进”交通方式通达4A级景区,两种及以上通达5A级景区。
在“快进”的同时,建设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慢游”交通网络也是未来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重点。《若干意见》强调因地制宜建设旅游风景道,结合沿线景观风貌和旅游资源,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线路,并根据需求增设自行车道、步道等慢行设施。
除了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外,产品的多样性也是旅游交通能否吸引更多潜在游客的关键所在,伴随着旅游消费的不断升级,游客的个性化需求逐渐显著,房车自驾游、邮轮自由行等细分领域正迎来黄金发展期。数据显示,在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中,自驾游游客占到58.5%以上,达到23.4亿人次。预计到“十三五”时期末,我国自驾游人数将达到58亿人次,约占到国内旅游人数的70%以上。
但是,仍须看到的是,面对这样一个发展迅速且规模不断扩张的市场,现有的自驾游产品和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自驾旅游者的需求。诸如破解道路网络建设不完善,路标设置不详细,旅游区服务站设置不到位,旅游区餐饮、居住配套不适应,营地建设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都仍有待政策的逐步落地。
为了满足旅行者的需要,在公路产品创新方面,《若干意见》表示,将按照景观优美、体验性强、带动性大等要求,加强沿线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和风情小镇、特色村寨、汽车露营地、绿道系统等规划建设,形成有广泛影响力的自然风景线、历史人文线、红色文化线。加强与沿线产业和旅游经营对接,开展产品与公路旅游线路推介。
此外,在记者看来,建立健全自驾游信息服务体系也是该行业持久发展的基础。对于普通的自驾旅游者而言,自由、高效、个性化是其所追求的旅行体验,但这样的需求往往伴随着更为详细的、专门的、针对自驾游的综合信息,相关旅游信息的准确程度不仅决定着旅行的质量,同时也是自驾游旅行者安全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在打造精品公路旅游产品的同时,开发水上旅游产品也是此次旅游交通产品创新的重点之一。
记者认为,除了通过优化沿海邮轮港口布局,打造邮轮港口至城市一体化旅游线路,加强水上旅游线路及水上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措施夯实水上旅游相关产业的“硬件”外,诸如文化认同与人才建设等“软件”的配套也将是未来该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旅游行业的“舶来品”,邮轮旅游的发展仍须进一步本土化,并通过加强邮轮旅游文化知识科普力度,提升消费者对其的接受度、认同度。同时,还应加快培养邮轮游艇驾驶人员、海乘、维修保养、法律咨询、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为邮轮旅游持续发展注入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