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金融 >

2020年中国零售银行整体规模将达到3.2万亿人民币

2017-07-06 22:17:00

 

来源:

7月6日,国际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就中国零售银行的转型关键要素,发布了三本白皮书。麦肯锡方面认为,预计到2020年,中国零售银行整体规模将达到3.2万亿人民币,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零售银行市场。

所谓的零售银行,是银行之一类型,它们的服务对象是普罗大众市民、中小企及个人小户。零售银行服务客户通常是透过银行分行、自动柜员机及网上银行等交往的。与之对应的是批发银行。

而所谓的批发银行,主要客户对象是大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其一般涉及金额较大。

中国的零售银行业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自2009年开始,零售银行业每年以23%的速度递增。麦肯锡方面预计到2020年,中国零售银行整体规模将达到3.2万亿人民币,贷款资产规模将达到32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零售银行市场。

麦肯锡方面认为,面对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崛起的双重冲击,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的资金成本水涨船高,利差持续收窄,传统业务频频受到蚕食。未来,这一困局将持续困扰银行业。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正处于下行周期,不断加大的企业信用风险使得违约导致坏账风险陡增,为过去以公司业务为经营重心的中国银行业带来了重大挑战。严峻的市场环境要求银行从根本上进行转型。

就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比重通常高达50%以上。当前,中国的金融脱媒、利差收窄和不良率攀升等不利因素挤压了曾经作为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业务。作为银行业务的另一个核心领域,零售业务逐渐成为银行创收的重要引擎。

就具体个案来看,以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和平安银行(000001,股吧)为代表的中国银行纷纷构建“大零售”的战略发展格局,由产品导向转型为数字导向。

以招商银行为例,从2011年至2016年,招商银行的零售收入实现从370亿元增长至1000亿元,在整体收入中占比从38%增长至48%。

而就当前中国银行业整体来看,中国银行业的零售收入从2011年的7570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6760亿元,占比从22%提高至27%,但是仍低于国际领先银行零售贡献的40%。

麦肯锡方面认为,伴随着着利率市场化、对公不良信贷激增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中国的零售银行正在全面迈入由全渠道银行、智能投顾、区块连、大数据和物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化银行。

但是当前中国的零售银行业面临着零售业务成本收入比高达60%-80%的窘境,远高于整体银行成本收入比的30%-40%。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存款及人工成本的上升,还将进一步推高成本收入比,麦肯锡方面预测,中故宫整体零售业务的成本还将出现5%-15%的增幅。

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开放,低成本获取负债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加。根据麦肯锡的中国银行数据模型,国内银行存款的年平均增长率将有2010年-2016年的12%降至2016-2021年的6%。

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也已经对国内传统银行的业务产生颠覆式冲击。麦肯锡综合多方数据发现,截至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对网民的渗透率已经达到70%。2016年互联网理财规模达到26000亿元,P2P贷款交易规模超过20600亿元,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经超过105万亿元,对银行业务产生严重分流。

基于此,麦肯锡方面提供的建议是,中国的零售银行应该在智能化的大数据应用、场景化批量获客、打造强总行等维度,进一步进行提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