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金融 >

金融扶贫:为贫困地区建立“造血”功能

2017-05-30 14:37:00

 

来源:

第一次到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大杠村时,赖成燕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到曾文书的家。曾文书今年60来岁,儿子女儿都在外地,老伴又很早去世,家里只剩下他一人。大杠村属于典型的大山区,土地相对比较贫瘠,交通十分不便,再加上曾文书体弱多病,即使有些补贴,他全年的收入也不到1500元人民币。“曾文书的房子是用木头和土坯搭建的,堂屋除了背篓等农耕工具以外,没有一件家具。厨房还透着光,一旦下雨屋里就会漏水。他家最值钱的是两口大铁锅,没有一件电器。”赖成燕指出,在大杠村,像曾文书这样的贫困户仍旧不少。改革开放以来,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但中国的扶贫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因此,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主要手段。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一揽子政策。作为一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主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在金融扶贫上不断创新与尝试。为了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对大杠村制定了“一对一”的精准帮扶,要求总助以上干部与农户“一对一”结对子。因此,曾文书成为了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小企业与个银风险控制部总经理赖成燕的帮扶对象。当然,相对于直接“输血”,间接“造血”才能让扶贫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年来,浙商银行在小微、三农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子。据了解,浙商银行每年都会单列小企业信贷计划,在授信审批、贷款限额等方面优先保障小微、涉农等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支持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弱势群体的创业就业,并陆续发行了小微专项金融债、“农房抵押贷”、“民宿贷”、“农村电商贷”等产品。浙江丽水大港头镇利山村的蓝伟军就是受惠于“农房抵押贷”的一员。记者了解到,原本住在山里的蓝伟军,随着村里开始发展旅游经济,一家人从山里搬了出来,并拿出在外打工挣的所有家当,投入了对自家农房的改造。由于装修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正当蓝伟军发愁时,浙商银行丽水分行的工作人员把“农房抵押贷”送到了利山村,两个工作日后,蓝伟军便获得了人生第一笔贷款。如今,蓝伟军的农家乐已正式开门迎客。然而,并不是所有贫困户都可以像蓝伟军一样举家搬迁,出来创业。由于山区交通不便,有些人因路途遥远、又没钱看病而落下残疾,勉强以农耕为生。“我们尽可能用金融手段,把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优势挖掘出来。比如,对于适合生产茶叶的地区,如果当地有小企业专门做茶叶经销,那我们就贷款给这家小企业,让他们把该区域的农民也带上致富的道路。”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汪蓉平表示,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扶贫方式。截至4月末,浙商银行小企业贷款户均161.56万元,其中微贷户均21.76万元,农房抵押贷户均59.96万元。为了让贫困地区实现“造血”脱贫,浙商银行成都分行还在特定区域开办“浙商农场”,走“订单式”农业模式,并根据村民种植的蔬菜、天麻,饲养的鸡、猪、羊等进行包销;对村民普遍关心的村道路修建进行帮扶,帮助修建致富之路;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技能,结合当地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现在,我们还处于探索的过程中。未来,我们希望找到一条路把精准扶贫做到商业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纯投入,而是通过金融造血,把这个地方的企业和贫困户扶持起来。”浙商银行办公室副主任苏雪燕总结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