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优化区域合作 加强创新驱动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三周年之际,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应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深化改革、探索新路,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
4月28日是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三周年,在此节点,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重庆智库、西南大学主办的智库重庆论坛发布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三周年总报告,独家评估长江经济带三周年发展态势,研判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取向。
长江经济带发展挑战犹存
重庆智库理事长王佳宁对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三周年总报告进行解读时认为,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三周年来,沿江11省市加快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协调性、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人口城镇化水平不高、开放层次和领域有待拓展和区域合作联动社会参与不足等问题。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叶南客认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依然面临如下“瓶颈”。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制约了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二是一体化发展程度有待提升,经济运行体制不完善;三是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四是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制约了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较快上升态势,绿色发展趋势显著。但是,重化工产业比重偏高,工业绿色发展压力大;农村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农业绿色发展任务重;绿色科技创新体系亟待完善,绿色发展的科技推动力不足;绿色发展内生机制尚不健全,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滞后等问题困扰着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说。
增强长三角城市群竞争力
“长三角城市群虽然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与国际的大城市群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叶南客认为,首先,这需要长三角城市群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实施世界级城市群地位攀升战略,不断吸引世界级的优质资源,实现对全球优质资源有效配置能力的提高,促进长三角城市群集聚和辐射能力的进一步增强,提高其在全球的影响力。例如,要加快高端服务业,如金融、物流、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产业等的发展,加快促进资金流、信息流、物资流、技术流的汇聚和流动。
其次,开展国内城市群发展引领战略。一方面应利用好国家的发展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更好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和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国际商务服务体系、国际物流网络体系的建设。“作为全国改革发展先行区,长三角城市群还需要在深化改革上做出更大的探索,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
再次,重视区域内资源再整合战略。要打破僵化的行政区划界限,避免各自为政,进一步加强区域内的规划对接,形成功能互补的一体化分工格局,推进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进一步强化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产业空间资源的整合,减少同质竞争的问题;加快南京特大型城市的建设。
“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要加强生态环境的协同整治,共同将长三角城市群打造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叶南客表示。
加强规划与政策衔接优化区域合作机制
在接下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取向上,王佳宁认为,首先,及时评估并利用好各类试验区的示范引领效应与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各试点地区要及时总结归纳如实上报试点经验;上级管理部门要及时对其经验和成效进行核实,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既评估其成效,又评估其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在合适的区域乃至全国铺开,以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效应。
其次,加强规划与政策间的衔接以切实推进规划与政策落地。“尤其是加快制定全国层面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岸线资源利用等专项规划,沿江11省市的具体实施规划。此外,对于已实施的涉及沿江地区发展的各类区域规划和行业规划,应做好甄别工作,以防止出现政策冲突。”
再次,优化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机制破除“以邻为壑”。一是防止长江上、中、下游之间形成行政壁垒,阻碍流域内资源和要素的合理流动,尤其是产业的有序转移。二是防止两个省份间的合作影响其他省份的利益,出现排斥第三方的现象。三是扩大合作范围,加大沿江11省市与其他城市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四是逐步深化合作关系,扩大合作领域。五是增强合作的内驱力,实现由行政层面推动的合作向自主自发的合作转变。
第四,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发展中,王佳宁表示,不仅要注重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政府协同,还应注重发挥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媒体等多元主体的力量,引入“善治”理念吸引多方主体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
最后,发挥新型智库效用推进决策科学化和加强第三方评估。王佳宁建议,由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遴选几家新型智库,对11省市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成效进行第三方评估,评估指标应涵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
靠创新驱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在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建议上,吴传清认为,一是通过推进城市建设绿色化和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来大力推进绿色城市建设。二要加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和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建设来促进长三角经济开发区绿色转型发展。
“重要的是,要通过创新驱动产业绿色化发展。”吴传清说,要健全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建立与落实沿江地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沿长江干线与主要支流沿线区县和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的区县应根据当地河湖污染的产业来源及绿色发展需求,划定限制类和禁止类产业门类。
同时,强力推进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和绿色农业发展;发展壮大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制造业,培育挖掘新旧绿色增长动能;优先发展绿色服务业,增强绿色发展服务支撑功能;加快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此外,吴传清建议,还应建构环境突发事件预警监测响应机制、设立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基金来加强跨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加快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落实领导干部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践行推广绿色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