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危险“天外来客” 与地球之近刷新“中国记录”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日新发现3个不同类型小行星。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3日向中新社记者详释其意义:新出现的一位“不速之客”身份危险,对地球潜藏威胁;其与地球距离之近刷新了“中国记录”。
紫金山天文台新发现3个近地小行星2017BK3、2017BL3、2017BM3,为3种不同类型。
该天文台研究员赵海斌介绍,其中的2017BL3,属于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PHA)。它距地球最近时,约1个地月距离(38.4万千米),是迄今中国发现的、距地球轨道最近的近地小行星。
季江徽表示,目前,仅太阳系内就已发现14000多颗近地小行星,对地球构成威胁的近地小行星超过1000多颗。近地小行星与地球间的“警戒线”为150万千米。
这些“天外来客”形态各异、质地不同、轨道和运行周期千差万别。体积大、更靠近地球的“飞石”危险系数更高。
例如,直径约300米、重4000万吨的小行星“阿波菲斯”是天文学家跟踪的焦点。据预计,2029年4月13日,它距地球最近时仅3.4万千米,“那时它就在地球的鼻尖,人们几乎肉眼可见,这可能是未来100年小行星距地球最近的一次”,季江徽说。
在季江徽看来,近地小行星的危险性绝非危言耸听。据估计,地球附近存在数百万颗几十米大小的近地天体,差不多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撞击地球事件。测算显示,若直径百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将能毁灭一座大城市;若撞击小行星直径超过10千米,将造成全球性毁灭。
从紫金山天文台对2017BL3的监测来看,它移动迅速,速度约为主带小行星的3倍,运行轨道较扁,环绕太阳一周需2.06年。更多特性仍有待观测。
赵海斌表示,2013年2月,俄罗斯中部车里雅宾斯克发生近地小行星撞击事件,造成一千多人受伤。此后,国际社会加强了对近地小行星的发现、监测、预警合作,国际小行星预警网(IAWN)应运而生。中国科学家也在积极参与近地天体的观测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