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金融 >

亚洲私人银行瞄准下一代超富人群

2017-01-22 10:57:00

 

来源:

经验丰富的亚洲私人银行家的乐观天性一直是很难挫败的。

这种乐观抵御了瑞意银行在新加坡的内爆,以及亚洲仍是世界上私人银行利润率最低地区的问题。

事实上,荷兰银行最近向LGT银行出售其部分业务,已让一些竞争对手受益。悲观分析师认为,亚洲是世界上最拥挤的银行市场之一,但毫无疑问也聚集了新一代亚洲超级富豪所拥有的雄厚财富,这些富豪未来或许会需要得到私人银行的帮助。如今,这个市场上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其他人退出时,会产生机会,”宝盛大中华区私人银行主管戚志雄说,“成本压力变小了。”

戚志雄是他在新加坡和香港的亚洲私人银行同行中比较内敛的人之一。他承认,利润率被压缩得“相当严重”,“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但他还说,这些竞争因素也意味着,鉴于“参与该市场的体量和规模”,西方银行有条件蓬勃发展。

根据《亚洲私人银行家》的最新排名,宝盛在亚太地区拥有75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为该地区第五大私人银行。

另外两家瑞士的银行——瑞银和瑞信也认为,规模将是一个优势,它们分别为亚洲最大和第三大财富管理机构。

当瑞信在不久前一个投资者日降低其亚太地区的整体利润目标时,亚太地区财富管理业务的原定目标并未调整。

作为世界上最大财富管理机构,瑞银正积极招兵买马——特别是在中国。在中国,瑞银誓言在2016年和2021年之间把员工总人数增加一倍。

“我们在亚洲看到的一切表明,我们所推行的战略正在见效和加速,”瑞信首席执行官提贾尼?蒂亚姆不久前在一个投资者日表示。他是在解释,为什么他仍然相信2015年至2018年瑞信亚太财富管理业务的税前利润将增加一倍以上。

瑞信的战略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未来几年亚洲财富的爆炸性增长将为私人银行、特别是能把自己的客户与全球网络和投资银行服务对接起来的大型私人银行带来福音。

在亚洲业务规模较小的大型美资银行,也存在类似看法。这些银行的高管坚称,他们在拥挤的市场也可以找到机会。华尔街巨头不能依靠曾经帮它们在欧美赢得业务的品牌认知——一位银行家回想起他跟某位从未听说过高盛的中国亿万富翁的会谈——但他们有另一个大卖点。

摩根大通国际私人银行主管安德鲁?科恩表示,资产负债表对银行亚洲业务是“至关重要”的。他接着说,增长最快的部分来自帮助客户实现“资产货币化”,或者在快速变动市场环境中处理新的“情境需求”。摩根大通是亚洲第九大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规模为650亿美元。

花旗还使用其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来支持其在亚洲私人银行的贷款。花旗是排在瑞银之后的亚洲第二大私人银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