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0日周二股市行情机构新动向挖掘10只黑马股
中百集团: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新业态助力经营底部向上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彭毅日期:2016-12-19
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新业态经营提升整体坪效,经营底部向上。2015年底新管理层上任之后,对中百整体业态进行梳理,大力度关掉亏损门店,规划对百货中心轻资产化运营,未来将更多考虑如何布局百货中心业态;调整之后,电器门店等目前已没有亏损;新业态方面,公司借助原有门店,开拓新业态经营,主要有中百罗森便利店、全球直采中心以及绿标店等(4家),目前中百罗森便利店整体经营状况良好,未来将继续开拓门店数量,预计三年内数量达到500家;全球直采中心作为进口食品入口,借助百货中心以及超市等流量,提升整体坪效,日均客单价大约为100元,日均销售额大约为4万元左右,目前已实现盈利;绿标店生鲜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约30%,经营状况良好,未来将持续在中高档小区布局。永辉业务协同以及大力度支持将大幅度提升公司整体经营效率,且股权激励预期加强,有望催化公司估值提升。我们认为今年大概率是公司经营的业绩底部,管理层大力度梳理原有门店,开拓新业态,呈现老树发新芽的底部向上趋势。我们预计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64亿元,参考超市业态整体估值,考虑中百集团调整情况,按照PS=0.5估值,中百集团目标市值为82亿元,目标价12.04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业态改造寻求新突破,战略投资者永辉助力生鲜布局。中百集团是以商业零售为主业的大型连锁企业,涉足的商业零售业态主要包括超市和百货,其中超市业务占比达到93%以上,是湖北地区的超市龙头,公司门店网点密集,覆盖了武汉市、湖北省内二三级城市及重庆市,红利市场广阔。实体零售低位运行导致公司业绩增长率持续下滑,旧业态改造、新业态布局寻求新突破,战略投资者永辉持股20%,输送管理经验,助力生鲜布局。市场运营端,永辉对中百市场运营提出建议,倒逼采购端对产品品类调整,同时对前端价格指导,目前公司在生鲜端基本已实现直采直供,在生鲜领域具备较强的市场运营及价格竞争优势。n便利店业态逆势生长,生鲜品类加码布局抢占客流量。我国超市零售额逐年攀升,2015年达3.4万亿元,但增速持续下滑,2015年同比增长率仅为5.6%。从具体业态看,大卖场和标超受实体零售不振的影响同比增长率逐年下跌,但便利店增速始终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成为超市业态的新宠。2016年起,虽然超市板块营收增长受业态转型的影响继续下跌,但净利润跌幅持续收窄,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4.57%,扭转了持续五个季度的下滑趋势,传统超市板块触底反弹迹象渐显。生鲜品类由于单价低、量化难度大、冷链物流成本高等特性,电商的渗透率仅为2%,生鲜布局也因此成为线下超市集聚客流、抢占市场的重要途径,传统超市生鲜品类营收占比逐年提升。
超市业态调整改造,生鲜品类加码布局,经营业绩改善可期。部分仓储门店调整升级为食品超市,经营面积2500平米,高品质生鲜和食品占比高达90%,目前中百仓储已在武汉布点60余家,未来靠近中高端社区的中百仓储改造成为食品超市;邻里生鲜“绿标店”高质低价,抢占中高端社区流量,经营面积150-400平米,生鲜占比高于50%,进口商品占比约为10%,日流水约4万元,中百计划2016年通过红标店改造和重新布点打造17家邻里生鲜;携手罗森便利店,社区门店调整升级,当前已开设40家(含加盟),计划三年内完成500家(含加盟)便利店的网点布局,加速抢滩便利店市场,改造后的中百罗森便利店销售额增长超过200%,毛利率超过30%;全球商品直销中心定位中产需求,付费会员制实力导流,“全球直采+拼柜直采”打造价格优势,单店体量300-1000平米,精选海外商品1000余种,每月汰旧换新占比约为10%,价格低于一般超市进口商品,爆款商品甚至低于网购价格10%左右,毛利率约为15%;携手京东到家,开展全渠道业务,布局新零售,依托京东到家线上流量资源和线下物流资源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实现新业态的快速变现。
资产证券化和产业基金盘活内外部资金,激励机制带动企业迎来新突破。“售后返租”资产证券化预计于2016Q4完成并实现约4.7亿元税后净利润,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结构。设立产业基金融通外部资金,助力产业链整合,加快经营业态转型升级。合伙人制度和内加盟制度促成员工激励,职业经理人制度激发管理层活力,股权激励待落地,有望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目标价12.04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业态2017-2018年大概率全面升级改造,增厚公司业绩。亏损店铺关闭基本完成,借鉴永辉超市管理经验实现约150家红标店调整,新业态网点布局约涉及60个食品超市、30个邻里生鲜、50个全球商品直销中心、460个中百罗森便利店,生鲜品类及海外直采商品全业态占比继续增加,预计综合销售毛利率将提升约1-2%。产业基金项目资金将逐步投入运作,助力后台资源整合和产业链拓展,有望围绕“小而美”业态实现整合。计2016-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68、164.24、176.95亿元,合并归母净利润为1.34、0.86、1.07亿元,对应2016-2018年每股收益(摊薄)为0.20、0.13、0.16元。考虑公司亏损门店逐渐关闭,食品超市、邻里生鲜、罗森便利店和全球直销中心等新业态加速落地,业绩有望迎来拐点,目标价12.04元,对应2017年0.5xPS,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恶化,实体零售持续下滑;新业态门店改造速度不及预期;股权激励推进速度不及预期。
铁汉生态公告点评:筹划第二期员工持股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引入中植系深度合作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唐笑,岳恒宇日期:2016-12-19
核心观点:
战略引入中植系,通过利益绑定实现深度合作。
目前,公司实际控制人刘水先生已将所持有公司的股份给中泰创展共计6000万股,转让均价为11.57元每股。双方可能将以并购等股权投资方式在水处理行业积极探索,而且公司将在融资和承接订单方面直接获益。
拟筹划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提高核心员工积极性。
近日公司公告在筹划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并且股票来源拟通过二级市场购买等方式取得,核心员工持股有望实现利益绑定,激发员工积极性。
PPP订单饱满为明年业绩高增长提供保障。
2016年以来公司累计中标+签约订单在100亿元以上;PPP项目累计签约订单达到51.54亿元,占比82.65%,为明年业绩高增长提供保障。
内生、外延齐头并进,环保、文化旅游积极探索。
投资建议。
公司此次引入中植系作为战略投资者,实现利益捆绑,有望整合双方资源实现共赢。近日公司公告筹划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并且股票来源拟通过二级市场购买等方式取得,有望激发核心员工动力。并且,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尤其PPP订单饱满且资金较为充裕,近年业绩快速增长的确定性较高。而且公司在环保、旅游方面探索较多,未来可能会有系列成果。综上,我们仍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预计2016-2018年EPS为0.36、0.51、0.66元,维持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订单执行情况低于预期;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行;PPP项目执行不达预期。
博世科:不可多得的小市值弹性标的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童飞日期:2016-12-19
公司属于我们产业图谱中第二维度公司,该维度中公司主要战略选择为“区域平台化战略”及“细分子领域战略”,成长路径主要在于“产业链延拓”及“跨区域复制”;该类型公司主要衡量标准在于“区域资源禀赋”、“细分子领域景气度及卡位”、“公司管理及战略推进”,目前公司市值50亿,考虑上述指标,博世科无疑是该维度中不可多得的小市值弹性标的。
公司地处广西,以二氧化氯制备设备及高浓度有机废水起家,创始人科班出生,技术扎实。战略选择上,公司以传统业务为基础,积极延拓产业链及加强业务布局,目前公司业务涵盖水、固废、大气及土壤,并以环评、检测业务为入口实现全产业链联动。与此同时,公司以广西优势市场为基础,积极拓展湖南、北京、贵州、云南、湖北等市场,从区域逐步走向全国。
公司地处广西,资源禀赋独特,从去年拓展PPP开始,目前PPP订单已经超过10亿。此外,公司还承担了南宁、贺州黑臭水体普查工作,未来在流域治理及黑臭水体PPP拓展值得期待。
“土十条”出台后,土壤污染治理目标及先行区域划定,西南地区成为重点治理区域,其中,仅广西河池就计划投资46.7亿;公司较早布局土壤修复市场,依靠清水塘经验,成功树立行业标杆地位。公司位居广西,治理经验丰富,拥有独特区域禀赋,未来弹性可期。
公司2015年12月完成限制性股票授予,包括副总经理、董秘、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等92人,合计授予股票353万股,授予价格20.86元/股,要求2015-2017年公司业绩不低于0.4亿、0.6亿和0.8亿,目前第一期员工持股已经解锁。与此同时,近期定增实际控制人参与20%,定增价格36.2元/股,目前价格已经倒挂,锁定期三年,彰显公司对于未来发展信心。考虑2017年定增开始摊薄,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55、0.86、1.23元,对应PE分别是63X、41X、28X,维持“买入”评!p>
华友钴业动态研究:动力电池需求驱动钴供需格局改善,公司利润空间可观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金龙日期:2016-12-19
投资要点:
公司作为钴产业龙头,对钴资源控制力不断加强。公司集钴采、选、冶炼、深加工于一体,钴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60%。钴产品占据国内近一半市场。上游钴资源控制达到7.04吨。
低谷期完成产能扩张,战略发展钴新材料。公司上市前开始扩张产能。目前,公司钴金属产能达1.6万吨。预计衢州2万吨新材料项目于2017年全部投产。通过对上游资源的控制,作为钴中间体生产商,亦与往来的正极材料生产商具有良好的上下游关系,动力电池的需求旺盛将使公司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
对钴资源的控制能力不断加强。公司对钴资源的控制力不断加强,通过MIKAS和COMMUS两家矿山企业控制钴资源1.62万金属量,铜22万吨金属量。在2015年,完成对刚果PE527采矿权(钴金属量5.41万吨)的收购。目前,公司原材料自给率达到70%,一方面稳定原料的供给;另一方面,由于钴原料占钴产品成本70%以上,高自给率有利于获取成本优势。
公司非公开发行项目已于近期获得证监会核准。通过买矿(这个很难)和在刚果建设粗炼工厂(相对容易)的办法,增加自己对钴资源的控制能力,实现自己的购销渠道,目前公司在这方面的努力进展顺利,非公开增发已于近期获得证监会核准。
动力电池需求旺盛,钴迎来供需拐点,预期加速利润释放。受益于下游动力电池旺盛需求驱动钴供需格局的拐点到来,结合公司这两年的产能战略性扩张、客户开拓,以及目前的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公司有望大大受益于动力电池的放量。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目前市值近200亿,明年有望迎来业绩大拐点,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基于审慎性考虑,在增发未最终完成时,暂不考虑增发对股本和业绩的影响。预计公司2016-2018年收入为50.4、113.5亿、141.8亿元,净利润为0.92亿、18.79亿、22.10亿,每股收益为0.17、3.51、4.13元。当前股价对应2016-2018年PE为217、11、9倍。
风险提示:1)新能源汽车需求不达预期;2)金属钴涨价幅度不达预期;3)政策价格管制风险;4)美国能源政策调整风险;5)公司非公开增发实施的不确定风险;6)市场系统性风险。
勤上光电点评报告:收购领军性国际学校,奠定A股教育龙头地位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广州广证恒生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究员:广证恒生咨询研究所日期:2016-12-19
点评:
国际教育资产频频高效落地,A股国际学校落地第一股:收购爱迪是公司继10月收购英伦教育后在国际教育领域又一重要布局,再次验证公司高效执行能力。英伦教育的落地使得公司成为A股唯一一家收购落地国际学校资产的公司,而随着爱迪教育的收购将使得勤上一举跻身成为国内国际教育领军型企业,成为A股国际教育第一股。
爱迪教育是国内国际教育的领军型企业,收购完成有望进一步释放盈利能力:爱迪教育1997年进入中国,通过VIE机构控制境内的教育资产和办学业务,旗下拥有北京爱迪国际学校,属于国际教育高端品牌。目前爱迪能为中外籍学生提供全英文和双语两种模式授课的幼儿园、小学、初中、澳大利亚国际高中(WACE)、美国国际高中(ASE)、英国国际高中(A-LEVEL)和国际大学预科课程及英语培训课程,同时也是五大国际考试包括:IELTS、WACE\TEE、A-LEVEL、TOFEL、ACT的官方考点。爱迪帮助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夯实基础教育知识,高中毕业后直升美、英、加、澳、新等国5000多所大学,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以及对接了众多海外优质高校资源。目前双方已经签订排他协议,后续静待并购推进进入上市公司体内,而且我们认为后续随着VIE架构的拆除,有望大幅降低VIE架构下的诸多成本支出与费用,有望进一步提升与释放爱迪的盈利能力。
国际教育需求崛起量价齐升,勤上重磅布局依托高端品牌有望加速扩张:正如我们之前的报告中提到,目前公办国际学校政策收紧后国际学校的高速增长的需求只能通过民办学校去响应,留学人数高增长(2015年增速33%)与国际学校人均ARPU值不断走高突破12万,量价齐升背景下民办国际学校盈利释放,规模将加速扩张。以枫叶教育为例,从2012-2016财年收入复合增速为18.89%,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到34.53%,充分体现收入规模的扩张以及量价齐升背景下盈利能力的增强。我们认为,国际学校凭借其优质的盈利能力依然是上市公司抢占的优质资产,优质品牌标的的稀缺或将进一步推高并购金额,勤上光电快速落地英伦教育与爱迪教育两大优质国际教育品牌,将充分利用品牌优势、上市公司背书优势、资本优势、良好口碑等快速扩张,从而带动勤上光电教育尤其是国际教育业务的成长性兑现,进一步奠定公司作为A股乃至国内教育第一股的地位。
盈利预测与估值:以对赌业绩相对保守完成假设下,假设英伦、小红帽、爱迪在2017年按相应比例并表,不考虑其余新增并购情况下,则预测2016-2018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6、4.47、5.442亿元,预测2016-2018年实现EPS为0.13/0.30/0.36元/股,对应当前股价估值为73/32/26×PE。我们看好公司管理团队的高效落地能力,目前公司在教育领域布局已经跻身教育龙头行列,旗下标的内生增长动力强劲,而公司围绕“K12+3”的外延布局仍将持续推进。当前股价对应2017年为30倍左右,考虑后续旗下资产学位释放带来业绩的更加可观增长,业绩释放拉动估值稀释,同时前期市场担忧交易性层面风险已基本消除,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LED行业回暖缓慢、外延并购不达预期。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