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售电侧改革切入点 建立电力期货交易所是未来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推进,电力改革再次驶入“快车道”。在发电侧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建立、输配电价格管制的前提下,如何推动售电侧加快市场主体、市场环境培育,形成有效的价格反映和传导机制,关乎电力市场化改革成败。
构建多元化的合格售电市场主体是关键
售电侧市场化改革的本质,是改变目前电网公司“统购包销”的售电模式,培育多元化的售电主体,逐步放开用户端的购电选择权,促进各个售电主体、电力用户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最终形成“多方买—多方卖”的售电市场化结构。
能否培育多元化的合格市场化售电主体,是售电侧市场化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当前,全国各地售电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据统计,截至11月,售电公司已经超过1000家。然而,从市场竞争优势的角度和国际上售电侧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教训来看,大部分售电公司都会被淘汰,只有少数具有低成本、多客户、广渠道、强市场竞争意识等特定竞争优势的企业能够持续生存发展,并成为合格市场化售电主体的售电公司。
这些具有特定竞争优势的市场主体,会在人力资源的争夺中,在职业售电队伍的培育中,在电力需求侧管理水平的提升中,获得先发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售电侧市场机制也就逐步建立起来,相应的市场环境也将慢慢形成。
电网企业在售电市场构建中不可或缺
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是在优化售电存量业务的同时,把增量“蛋糕”做得更大更好,不是让电网企业退出售电业务,而是让电网企业的售电业务成为市场化业务,售电公司成为市场化主体。
曾经的“统购包销”模式,使得电网企业在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客户服务、技术研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经验。供电公司和电网企业所属的售电公司,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资源和经验的优势,强化品牌效应,树立标杆标准,在服务质量、规范经营、信誉保证、公益责任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刺激、引导其他新进售电市场主体尽快进入角色,主动参与竞争,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市场活力。
建立电力期货交易所是未来方向
电力供应具有负荷预测难、峰谷差大的特点,同时电力商品又具有易于划分种类、转运容易、价格波动频繁、交易规模大、参与交易者众多等期货商品的特质,如果将电力商品开展期货交易,通过现货、期货市场共同作用,可以避免市场价格频繁波动所导致的风险,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稳定,健全售电侧市场机制。
纵观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电力工业几十年来的发展,过剩和电荒的时候多,供应平衡的时期少。只有在售电侧高度市场化的环境下,通过开展电力远期现货和期货交易,用市场手段、金融手段寻找电力产业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规律,才能实现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建立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进而解决电力市场预测和规划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