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行业市场报告:两融规模回暖现反弹 金融蓝筹受益
核心观点:
两融规模回升,非银标的受青睐
截止今年5月30日,全市场两融余额降至最低点,仅为8209亿元,较年初规模下降29.3%。不过自10月以来,两融规模出现明显反弹迹象。
截止11月15日,两融规模回升至9459.71亿元,实现两融规模连续7日增长,较十月初规模增长7.3%。自11月以来,融资买入标的中,非银板块吸引的资金较为明显,合计超过732.8亿元,占到所有融资买入资金的10%。
两融资金成为近期非银板块上行的重要推力。
关系显著,两融增量推动非银板块
14年末开会启动的牛市行情中,两融规模与非银板块呈现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具体来看,两融规模进入实质性增长要从14年7月开始,当时两融规模仅有4077亿元,但在进入当四季度后,至14年底已增长至万亿元规模。而这也直接开启了非银板块14年末的年终行情——数据显示,2014年7月至14年底,申万非银指数上涨144.03%,并开启了15年上半年牛市行情。而后非银指数和两融规模也在15年中旬达到顶点,但随后遭遇股灾快速下滑。而从当前两融额度排名来看,融资资金流入方向也符合市值从大到下的顺序,非银标的更受两融资金青睐。
两融提升对券商的双轮驱动效应
两融规模的提升对券商股有明显的双轮驱动效应:一是券商股作为金融蓝筹两融标的,在当前时点有望受到资金青睐;二是直接影响券商业绩,提高经纪业务收入。最新数据显示,94家券商平均两融业务规模为98亿元,而前十大券商平均两融规模为475.9亿元。在2015年股灾之前,两融信用账户无论个人还是机构均呈现井喷式增长,但随后在7月受股灾爆发影响,出现明显断崖式下跌,单月下滑幅度达48.9%,近乎腰斩。但2016年随着市场行情逐渐修复,两融账户数量也迎来缓慢爬升,1-9月实现信用账户数量连续增长,较年初增长4.32%。从数据上分析,无论融资规模还是信用账户数量,均呈现向上趋势。
投资建议
两融回暖对于非银板块的提振具有较大意义,结合当前估值,非银整体仍然具备长期配置意义。年末深港通、养老税延两大催化剂对行业影响值得密切关注。推荐标的: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华泰证券、国元证券、东吴证券、东兴证券。
相关报告:2017-2021年中国金融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中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