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中国风电产业实现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上周,由六大机构共同主办的2016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落下帷幕。比起前两年的冷清,今年的大会升温不少,甚至让人联想到当年风电行业最火爆时的场面。然而,盛况之下,难掩风电人的焦虑,与新增装机量创新高相伴的是高弃风率依然无解;中国虽已是风电并网装机第一大国却在发电占比指标上远远落后于欧美;海上风电发展路径乃至电价政策仍在苦苦探索……
截至2015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32亿千瓦,其中,中国风电装机达到1.29亿千瓦。目前,中国风电装机已突破1.4亿千瓦。虽然我国风电装机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发电占比中仍然较低。2015年,我国风电上网电量仅占总量的3.3%,而整个欧洲已超过11%,德国达到了13%,丹麦更是超过了40%。
针对此现状,能源主管部门相关人士也在大会上提出,要使风电尽快摆脱受人非议的“花瓶”处境。“十三五”期间风电产业发展不再以规模为导向,不再只注重新建的规模,更要重视利用。
实际上,这一思路并非首次提出。早在去年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主管部门就提出“十三五”风电规划将淡化装机目标,不仅重视增量,更要优化存量,解决弃风限电等行业顽疾。
而更早之前,能源主管部门也在多个公开场合表达过,要推动中国风电产业实现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不仅是主管部门,包括业内大多数企业,想必都对行业的症结看得很清楚。但遗憾的是,几年下来,老问题依然如故,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风电产业仍停留在“大而不强”的阶段。这一方面凸现出问题的复杂性,利益博弈的激烈性;另一方面也表明,解决问题的路径设计很重要。政策措施不仅要准确指向问题,还要具有现实的操作性,确保执行的严肃性。如何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需要主管部门具有破局的勇气,更需具备“平衡”的智慧。
电价调整正是主管部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的一张牌。
随着前段时间《关于调整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出炉,也使得海上风电标杆电价下调5分钱的话题成为今年风能大会上的争议焦点。
当前,不论是主管部门,还是行业企业,基本上可以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成本下降和补贴退坡是包括风电行业在内的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主管部门和企业的分歧在于,下调电价的时机选择和下调幅度。
在主管部门看来,包括海上风电在内的整个风电产业若不尽快降低成本将失去竞争力,难以担纲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转变的重担,甚至有可能被光伏等其他新能源所挤压空间。而在企业看来,若不解决弃风限电等行业顽疾而一味调价则会导致产业畸形发展。对于海上风电而言,过早下调电价则将导致开发商不得已将成本压力传导给设备制造商等其他环节,甚至给整个风场的全生命周期埋下不可预知的隐患。
位置不同,视角不同,对产业的判断有所差异实属正常。要解决这样的分歧,一方面,要求主管部门不能想当然出政策,更不能为了调价而调价;另一反面,作为风电企业,也要开诚布公的亮出底牌,让政策制定者清晰的知道技术的进步到底能使成本控制在什么水平,而不能打自己的小算盘。因为,过早地“断奶”和过度地依赖补贴,两个极端最终带给产业的却是相同的伤害。
说易行难。合理引导风电行业健康发展,要求主管部门对产业发展把准脉、拿捏好度,这的确需要政策制定者具备“精准”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