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金融 >

碳交易市场遭区域分割 未来或释放真实价格信号

2016-09-07 14:42:00

 

来源:

北极星售电网讯: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在7个省市陆续展开碳交易试点工作,在市场体系构建、配额分配和管理、碳排放测量、报告与核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截至目前,碳市场已经从地方试点走向全国统一,可以预计,一旦建立完成,将对中国的节能减排甚至经济转型做出重大贡献

2014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为97.6亿吨,占全球排放量的27%,已超过美国和欧盟总排放量(97亿吨)),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处于缓慢上升中,而美国、欧盟已进入下降通道,预计未来排放量差距仍将继续扩大。我国碳减排势在必行,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同样刻不容缓。

鉴于此,2011年年10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深圳、广东、湖北七个省市地区在2013-2015年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此后,配套文件相继下发,各试点相继开始运行。

2016年9月6日,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梅德文在上海举行的“绿色金融国际研讨会”上表示,2013年中国开始试点碳交易以来,目前已经有7个试交易点,包括中国GDP第一大省广东。不过,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因为区域分割了碳交易市场,交易量并未呈现规模性。截至今年上半年,三个完整履约期共交易6758万吨,交易金额23.25亿元,与欧盟等国家存在差距。

尽管如此,我国碳交易市场试点所取得成功已然可圈可点。譬如碳衍生产品方面,广州、湖北先后推出了碳配额现货远期产品,上海也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推出远期产品;北京推出了碳配额场外掉期合约。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即将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各市场远期产品的整合。针对非标准远期以及掉期合约等场外交易的衍生产品,也需要出台针对性的监管规则,避免投机行为放大市场风险。

此外,2014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又称“新国九条”)特别提出:加大期货品种创新步伐,研究发展商品期权、商品指数、碳排放权等新交易工具。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启动,碳市场总体规模和流动性将大幅提高,碳期货的发展条件也将成熟。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在广东自贸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意味着国家已经在为即将到来的全国碳市场框架下的碳期货交易作准备。而全国各大期货交易机构也已先期展开了碳期货产品和交易的研究工作。

上海、深圳、北京试点碳市场过程中,已经纳入了服务业以及部分公共建筑设施,但考虑到全国其他地区的基础条件,这些部门没有纳入全国碳市场。但如前所述,随着碳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行业覆盖范围也将逐渐扩大,而这些市场的试点经验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根据权威消息,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将启动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配额分配,到2017年一季度或二季度完成所有配额的分配。而在2020年之前的全国碳市场初期运行阶段结束之后,将会降低门槛对碳市场纳入企业进行扩容,并对碳市场体系以外的排放企业征收碳税。2020年前为全国碳市场第一阶段,参与企业范围涵盖石化、钢铁等八大行业,根据国务院要求,新能源汽车的配额也将纳入碳市场的管理。这就是说,新能源汽车的碳交易将在全国碳市场的平台上进行,而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是否纳入碳市场还不清楚。

为了开展统一的碳市场,中国将在电力、石化、化工、建材、航空、造纸等八大行业年排放量超过10000吨标煤,22000吨二氧化碳排放的企业进行强制排放,梅德文表示,“这样中国就会形成全世界第一大碳交易市场,这样的市场建立后,会对中国的节能减排甚至经济转型做出重大贡献”。

任正非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讲过一句话,“华为要将能力中心建立到战略资源的聚集地区”。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国家碳市场。总结起来,碳市场最核心的功能是最低成本的促进节能减排,通过一个透明真实的价格信号,也就是经济学上真实的减排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均衡点,来引导稀缺的碳排放权资源配置,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节能减排。

怎样才能够实现透明真实的价格信号?建设一个具备有效性、流动性和稳定性的碳市场,拥有规模化的交易主体、市场化的交易产品和开放化的交易规则。这样的碳市场也具备真实的价格信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