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加快商业化步伐 开卖纸书四个月后又进军电影业
在“无刷票不数据”的中国互联网中,豆瓣电影评分可谓是最后一道防线。然而,防线的坚守者却陷入愈发困窘的境地。
“安步当车”的豆瓣在今年骤然加快了商业化的步伐,在豆瓣开卖纸书四个月后,又正式进军电影业。豆瓣创始人阿北近日发布内部信称,经过半年多的试水,现在将正式涉足电影制作,成立影业公司。
不过,无论是豆友还是外界最关心的问题竟然都是:
豆瓣出品的电影会不会刷分?
从豆瓣书店目前在售书的评分来看,虽然有水军刷分的嫌疑,但还没有明目张胆到公然篡改评分、删除差评的地步。豆瓣出品书的评分也仅有一本上了8分,也是诚实地令人Rio心疼。
然而豆瓣出品的电影就不是自家的事了,而是要和新丽影业这样的影视公司合作,一旦一只脚踏入电影工业,以后就可能身不由己了,在宣发上要不要帮衬一把?时光网已经落入万达之手,国内相对中立、公正的电影评分网站就只剩下豆瓣电影了。随着它自己下场踢球,豆瓣电影的评分以后还靠得住么?
豆瓣电影是如何成为行业的一股清流的
豆瓣电影之所以作为国内观影风向标、电影水军争夺地坚持到现在,一方面是基于豆瓣Web2.0的高质量用户社区,社交激励评分机制,在中国电影尚未进入“大跃进”时,就已经聚集了一帮高质量的影迷群体,而在国产电影“黄金时代”来临之后又很快平民化。
豆瓣评分成了影迷观影的风向标,成为了媒体评价一部电影优劣的准绳,豆瓣电影也成为豆瓣这个“精神角落”最热闹的一角,这与豆瓣读书、豆瓣音乐的日渐落寞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豆瓣电影犹如精神角落中高高招摇起的一杆大旗,大部分的新用户只混豆瓣电影而并不混豆瓣的其他地方。
然而豆瓣电影与豆瓣却又根脉相连,很多让人拍案叫绝的评论都是由资深的豆瓣用户贡献的。很难想象从豆瓣独立出来的豆瓣电影,评论的质量将会怎样一落千丈。
豆瓣电影成为了电影水军、粉丝党、路人党等各路人马的必争之地,每当有热门电影、尤其是争议性电影上映,时时变动的豆瓣评就记录了各种势力鏖战拉扯的激烈战况。
而豆瓣电影作为对战平台,也一直承受着各方的质疑,顶着来自电影行业的威逼利诱。以至于阿北亲自出来解释豆瓣的评分是怎么来的,豆瓣如何杜绝水军刷分,豆瓣电影和豆瓣票务有什么关系。在泥石流滚滚的国内互联网环境中,豆瓣电影这一泓清流反而让人不敢相信,以至于创始人就差公布评分算法和收入明细来自证清白了。
然而,虽然顶着各方的压力,时时处于风暴的漩涡中心,豆瓣承担着这么多的责任与骂名,却难以获得足够的回报,反而豆瓣电影商业化的每一步都动辄得咎。虽然踽踽独立10年,几乎让人以为豆瓣可以一直这样理想主义下去,然而,去年豆瓣做书、如今的豆瓣做电影都是明显的信号:豆瓣的商业化正在加速。
豆瓣电影毕竟也非维基百科那样的众包、众筹网站,它的商业化的出路在哪里?如何才能不破坏其中立、第三方的立身之本?
文艺青年气质的豆瓣注定做不好需要撸起袖子,去地推、覆盖影院、安装取票机的O2O票务业务,在价格和服务环节竞争力孱弱,如今已经基本上退出了市场。
正如阿北在《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中交代的:豆瓣从电影产业中能挣到的只有banner位的广告宣传费,而且仅占豆瓣本来就可怜的收入的一个零头。还要承受在外界无休无止的质疑——“经常需要电话里澄清但是卖点不包括更高评分,我觉得我的同事挺累的”。
阿北倒的这句“苦水”也可以解释了为什么豆瓣电影的广告收入如此拮据:和用户一样,发行商都在盯着评分看。投了banner广告而评分惨不忍睹,不等于自己打脸吗?豆瓣电影的广告位卖不出去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虽然热钱潮涌的电影市场,票房基本上和口碑没什么关系,2014年时就有用户通过分析国内票房前40名的豆瓣评分,得出了豆瓣评分和票房并无相关性的结论。然而,哪怕是烂片也怀抱着“叫好又叫座”的理想。而且随着今年的电影市场降温,IP巨制纷纷哑火,裸泳者一个个现出原形,口碑的力量正在逐渐发挥作用。豆瓣电影还将继续硝烟弥漫。
别人拍了豆瓣上的故事,豆瓣反而只能拍“抽屉文学”
阿北去年12月份所说的“想很快开始做”的“依赖于豆瓣整体数据之上的宏观判断,而不是直接依赖评分”的新商业模式会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就是正式亮相的电影项目?
并不是,因为此次亮相的豆瓣电影公司是从豆瓣阅读延伸出来的,旨在将豆瓣阅读的小说搬上大银幕。看不出豆瓣电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虽然豆瓣的整体数据有助于指导编剧、导演根据观众口味进行再创作,然而电影的根基还是IP本身的质量与受众。
而豆瓣阅读这样一个阳春白雪的创作平台,上面的作品当然无法和网文平台相提并论。以此次百万价格出售权益给新丽影业的《追逐太阳的男人》来看,作为第三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科幻组的首奖,这部小说仅有四万人次阅读。这还是在售价仅为1.99元的情况下。
当然,看好豆瓣阅读的logo会频繁出现在影院的人们,给出的证据是《失恋三十三天》脱胎自豆瓣小组的直播贴,而两个月前上线爱奇艺的热门网剧《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则发源于豆瓣用户连载的日记。这两部作品固然诞生于豆瓣的温床,却跟豆瓣阅读没有一点关系,并非上架销售的作品,反而是在社区中追看者如雪球般越滚越大的帖子。
正是在豆瓣社区中成为热帖,让无数人魂牵梦绕地“等更”,才有了近似于网络小说的“IP相”,也正是让数十万文艺青年长吁短叹、深陷其中,才具备了被改编成影视并大热的条件。豆瓣小组这个中国文艺青年最活跃的情感、生活社区,是直播狗血八卦、情感故事的第一现场,也成为滕华涛等影视工作者蹲守的地方。不过,这些故事的售出、影视的改编,跟豆瓣基本上没什么关系。
而豆瓣自身开辟的电子书平台,由于脱离了生气勃勃的豆瓣社区,脱离了万众围观的第一现场,脱离了吃瓜群众自发的围观与传播,从而失去了源头活水,无论是从人气还是收益都是不忍细察。
就像和菜头说的大实话:“豆瓣阅读和起点中文都是电子出版,差别在于起点可以有上百万的付费用户,而豆瓣做不到。豆瓣阅读上的电子书,能卖掉100个拷贝就算不错,卖到1000个拷贝应该算是很厉害了,一万个拷贝那就应该是神级的作家。”就算是被豆瓣阅读奉为招牌的人气女王丁小云,两部作品也不过拿到了10万多的稿酬,而她差不多算是孤例。
也许是意识到无论是流量还是收益都无法激励作者的创作热情,从2013年开始,豆瓣开始每年组织征文大赛,然而这种“抽屉文学评选”等于倒退到了传统文学创作形态,与主流的网文创作潮流背道而驰,也很难如《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那样在连载和“追看”中积聚起足够的人气与群众基础,考虑的也是评委的口味而不是读者的口味。所以,三届大赛的作品虽然有几部已经卖出了影视版权,然而至今未见立项者,更不见有一部作品在网络上掀起波澜。
豆瓣放着社区中满地的碎银子无法捡拾,却另起炉灶搞了一本“返璞归真”的“纯文学刊物”,实在是有点舍近求远了。
除非如一些评论者以小人之心臆断的“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否则这次的豆瓣影业和豆瓣电影并无多少策应之处。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