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谷底的小米左生态右国货 雷军要下一盘什么样的棋局?
雷军又上头条了!虽然对雷军以及小米上头条已经习惯,但这次还不一样,雷军说要二次创业了。而且是雷军在这半年面临诸多质疑下,首次承认小米已在谷底。就在最近,雷军约见了6名互联网专家,做了一场为时3小时的闭门交流,在外界唱衰小米的舆论下,雷军算是做了一次正面回应,还有所谓的专家背书。
从去年底以来,小米增长陷入乏力已是不争的事实,估值被资本市场看低也是情理之中。小米要二次创业,难道小米真的不行了?触底反弹,难道雷军又要下一盘什么样的棋局?
深陷谷底,如何发挥生态优势
雷军作为最近几年的创业明星,资本大鳄,从金山出来,到二次创业创办小米,雷军完成了四十不惑后的华丽转身。小米成立不到六年时间,一度估值达到450亿美元,被认为可能是除“BAT”之外的未来新巨头,小米带来的高性价比智能手机产品和互联网思维的销售模式,让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
而现在的雷军不只是掌舵小米这个独角兽,还是五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布局了自己的小米生态链,拥有自己的天使基金顺为基金,雷军正在缔造一个小米的帝国。但是,当小米受到质疑时,雷军也有会有很大的压力。
小米手机在经历了去年年底没完成既定销量目标,今年上半年又被华为等企业赶超,即使雷军提出了“去KPI化”和“新国货”概念,也很难挽救小米销量下降和新品创新度不被认可的事实。不光是小米系列手机产品,小米生态链布局也渐缓慢。而小米生态链,作为小米手机的补充,也是小米打造智能家庭的重要布局。
据了解,小米生态链起始于2013年,目前看了600多家企业,投了55家,其中有30家以上是初创企业,有20多家公司出了具体产品,估值一亿美元的有7家,估值十亿的有2家。
而小米生态链作为小米品牌的延伸,整个生态链产品肩负着为小米扩展用户群的重任。2013年6月小米决定以投资的方式进入硬件周边领域,当时从公司抽出了20多个工程师来做,而不是找投资人,在他们看来,工程师与投资人不同,工程师可以从产品角度看公司。
今年年初,小米推出了生态链品牌“mijia”(米家),在小米联合创始人、小米生态链负责人刘德看来,小米生态链的定位更多是在无印良品和苹果之间,小米生态链企业本质是一种“战略结盟”,而不是以回报为目的的投资。
根据雷军的计划,5年内小米会投资100家生态链企业,复制小米模式。那么小米模式是什么,又会给生态链企业带来什么优势?
小米的三维空间:效率维度、价值维度、生态维度
效率维度
都知道,雷军的“风口论”和“七字决”被奉为互联网“圣经”,而“专注、极致、口碑、快”正是效率的最好体现。雷军每次谈到效率时,总会提到美国百货商Costco的模式,就是他们能够把质量做到更好,价格做到最低,毛利率很低,效率却很高,收入也还不错。而小米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做手机的,包括生态链企业也参照的是小米模式。
价值维度
雷军做小米,采取几乎零利润运营模式,重新定义了价值链。催生了“成本-利润-价值”的“新商业生态”,真正帮助用户实现价值。雷军在今年也提出了“新国货”的概念,也就是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意在改造传统制造业。同时,小米在销售模式上也开始有所转变,不再单纯依赖线上销售,小米也计划在线下经营数千家产品体验门店,保证他们的产品理念能够真正落实成为产品价值,给到每一位消费者。
生态维度
现在互联网公司都在讲究生态布局,而小米也投资了很多生态链企业,创造了新型的组织生态。为避免大公司病,雷军不想把小米做得特别大。而是他们投资了50多家公司,放到小米的周边,形成一个生态圈,并同时向这些企业注入“新国货”的理念。
投资矩阵价值小米做了品牌“米家”品牌,并把该品牌分享给生态链创业公司时,就能为其省出不少宣传费用,同时小米也能为生态链公司建立相对垂直的用户群,比如在小米网上能够更好地去卖自己的产品,也可以让生态链的小公司立刻拥有供应链上的优势。
目前小米对生态链企业是一种“半开放”的模式,对生态链企业在产品上有一定介入与规范。小米一直要求其价值观要和小米一致、在技术上拥有制高点、达到产品品质标准,这三点约束更多的是为保证生态链企业的发展顺利。
在投资方向上,小米将继续围绕居家生活推出产品,同时小米此前宣布建立探索实验室,对工业机器人、家用机器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加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