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对接万达物业 物业行业整合加速
进入6月,关于万达物业出售的消息持续发酵。日前有传言称,国内开发企业旗下的物业巨头正在竞购万达物业,参与竞标的企业涉及彩生活、万科物业、绿城物业等。对此,《第一财经日报》记者6月7日下午从一参与竞标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处获悉,万达物业接盘方并非传闻中的彩生活,而是其母公司花样年集团。
随着这一“中国物管行业巨无霸并购案”板上钉钉,花样年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社区服务运营商,而中国物业行业的整合之路,也正式开始提速。
花样年旗下高端子品牌对接万达
公开资料显示,万达物业现为国家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主要承接万达商业地产开发的销售物业,为万达的业主提供物业服务。该公司目前旗下分、子公司50余家,业务遍及全国60个大中城市,承接物业管理项目超过130个,管理面积超过4300万平方米,员工总数逾万人。
此前有说法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万达物业管理业务模块都是由万达商业总部统筹管理,2014年万达物业从商管公司拆分独立,此次出让万达物业,与万达集团减少地产业务比重、向文化、金融等行业转型有关。另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爆料称,万达物业此次拟出让的物业类型主要是写字楼商务物业,另外包括部分住宅物业及底楼商业物业,暂未涉及购物中心类商业物业。针对该宗“中国物管行业惊天并购案”,截至本报记者发稿时,万达方面尚未对外确认或置评。
关于该宗并购案成交金额,目前还不得而知。上述项目负责人对本报记者透露,此次万达物业出让的物业管理面积合计超过6000万平方米,交易面积和金额都将创下中国物业行业历史之最。另有未得到万科方面证实的消息称,为拿下万达物业,万科物业甚至向万科集团总部寻求支援,原因是并购案金额巨大。
而最终胜出的为何是花样年?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花样年旗下物业品牌在全国拓展和管理的物业面积总量约3.3亿平方米。而据本报记者了解,除了人们熟知的已经在香港上市的、针对中低端社区的彩生活,花样年旗下还有两个物业品牌,分别是美易家和开元国际,其中,美易家以写字楼和高端商务公寓为主,开元国际针对高端住宅社区。令人惊讶的是,根据开元国际官网信息,早在2013年,开元国际与万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万达地产物业服务的外委合作企业,承接其开发的万达广场销售型物业的物业服务,当时已经承接15个万达广场项目,服务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
根据上述项目负责人的说法,此次竞标,花样年并非以彩生活为主体来参与其中,而是以花样年集团作为竞标主体,未来也将用相对高端的美易家和开元国际来对接原有的万达物业。2015年12月,美易家登陆新三板。财报显示,2014年美易家实现净利润为3817万元,其综合毛利率为44.57%,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1.86%。
物业行业整合加速
自从2014年6月彩生活依靠社区O2O概念叩开港交所大门,中国物管企业通过扩张走向资本市场的故事就一夜爆红,物业行业的整合大幕正式拉开。国内,不少开发商谋求将物业服务打包上市,强势社区服务的蛋糕,国际上,戴德梁行与高纬环球也于2015年9月正式合并,新公司所管理物业面积合计约4亿平方米。
充满想象空间、受资本喜欢的社区O2O,被中国物管企业寄予厚望。去年7月,万达物业常务副总裁杜达卫出席论坛时谈到,依托整个万达集团,万达物业服务公司的构想是,在万达广场所在的一二线城市及三四线城市,以万达广场为中心原点,在周边三公里、五公里或十公里为半径的商圈内,对线上的电商形成支持,对其他的物业公司开放平台,共同实现社区O2O。他认为,其中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而难点在于如何落地。作为相对传统的物业管理企业,万达如何将市面上出现的大量手机应用灵活运用,未来传统的服务型企业如何去与线上的工具实现对接,是他彼时正在思考的问题。
在这方面野心巨大的还不只是万达。今年3月,中民物业董事长王晖对媒体披露,中民物业将主以物业管理作为打通用户的入口,在此基础上结合社区O2O平台衍生出的多种业务模式,培育社区服务的大生态圈。王晖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是特别强调,中民物业将主要通过投资收购的方式获取物业资源,“中民物业通过控股、参股整合、业务合作、技术支持等方式掌握物业入口,目前以收购为主。”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素来低调的中民物业此次也在万达物业的竞标企业之列。
作为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住宅社区服务运营商,花样年的野心更大。今年2月,花样年控股董事局主席潘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物业管理行业面临重新洗牌,传统物业管理机构面临升级换代的需求,率先完成智能社区和智能安保建设的物业公司把握主动权,在基础服务运营基础上,寻找新的利润来源将是关键。他还曾对本报记者表示,花样年所有业务只围绕一个核心,即社区,花样年的目标就是以社区和家庭为场景打造全球最大的社区服务运营商。
不过,在包括万科、中海、花样年等巨头在内的房企开始新一轮物业资产跑马圈地之时,也有地产管理者对热门的物业生意表达了冷静态度。日前,物业服务水平较为领先的龙湖集团的董事长吴亚军对外表示,按照物业公司目前的模式,人工成本占到了75%,并且每年的人工都在上涨,但物业费的收入却具有非常大的刚性,很多项目七八年物业费都涨不了一成。她因此判断,物业并非一门好生意,在物业拆分上市成为主流的情况下,龙湖仍然不会做物业分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