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药物有望实现对肿瘤的诊断、监测及治疗
肿瘤多药耐药(MDR)是造成肿瘤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肿瘤组织的一系列物理/生理屏障导致化疗药物很难穿透肿瘤深入到肿瘤组织内部,使肿瘤细胞长时间经受亚致死剂量的药物刺激,是肿瘤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智能化纳米递释系统可控制药物释放,实现肿瘤化疗药物和核酸药物等多种药物共输送,并改善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的分布,有望实现对肿瘤的诊断、监测及治疗。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制剂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王亭亭和王当歌在副研究员于海军和研究员李亚平的指导下,创新性地设计、构建了一种细胞内酸敏感型多功能纳米胶束共输送光敏剂和化疗药物阿霉素前药,初步实现了肿瘤光疗和化疗有机结合克服肿瘤耐药。他们将合成的酸敏感聚合物PDPA、小分子光敏剂Ce6和阿霉素前药通过自组装形成聚合物胶束,发现该纳米胶束在正常生理环境中(pH 7.4)保持稳定和成像“沉默”,在进入肿瘤细胞溶酶体环境后(pH≤6.2)实现酸激活,发挥多模态成像作用并促进化疗药渗透杀伤耐药细胞。该纳米递释系统利用Ce6的特性,实现酸激活的荧光成像和光声成像,配位Gd3+后实现磁成像,实现耐药肿瘤的多模态成像;而Ce6介导的光热、光动力治疗作用可有效增强阿霉素前药的肿瘤组织穿透能力,与化疗作用一起联合杀伤肿瘤耐药细胞,克服肿瘤耐药。实验结果显示:在MCF-7/ADR肿瘤耐药细胞和动物体内,这种新型纳米递药系统能够显著抑制耐药肿瘤生长,同时实现多模态成像和治疗,为有效克服肿瘤耐药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工作于2016年2月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ACS Nano 上。同时得到创新群体科学基金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支持。
产业投资内参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中投顾问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