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出海速度加快 装备企业受益为时尚早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铁路、核电、钢铁等重点行业优势产能“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其中,核电“走出去”迈出重大步伐。
核电“走出去”的成效有,李朴民介绍,巴基斯坦卡拉奇二号机组项目顺利开工,首次实现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出口。中广核与英国、中核与阿根廷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合作投资建设有关核电项目。上海电气获得南非科贝赫核电站6台蒸汽发生器更换项目分包合同,首次实现国内核电主设备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而中核集团最近发表一篇名为《我国核电“走出去”的战略思考与建议》的文章指出,“较强的核相关设备制造和核电站建设能力”是文章认为核电“走出去”的诸多优势之一。
文章称,国内核电设备企业掌握了核岛和常规岛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核心技术。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国一重、中国二重和上海重工为产业龙头的大型铸锻件和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基地;以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和哈尔滨电气为产业龙头的核电设备制造基地;以沈阳鼓风机集团、中核苏阀和大连大高阀门为代表的核级泵阀制造基地,这些基地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核电装备制造能力。
中国核电“出海”速度加快
文章分析,目前,继续发展核电的国家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传统的核电国家、新兴的工业国家、石油出口国和经济欠发达国家。根据世界核协会预测,到2030年,世界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350GW,为目前容量的3.5倍,投资规模达15000亿美元。
但国内核电装备企业目前要想从中获得一杯羹并不容易。一方面,中国在海外面临的对手都是俄罗斯、美国等世界级核电列强,竞争非常激烈;另一方,中国的核电“走出去”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业界普遍认为,尽管目前核电“走出去”步伐已经加快,但是核电装备企业受益尚早。有核电专家此前向本报记者分析:“核电方面我们是刚开始走出去,很多问题我们还搞不清楚,还需要好好学习。在这种市场会有很多陷阱,一定要在实践过程中摸索解决,不然肯定会吃亏的。”
中核集团上述文章分析,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家因为自身国力较为贫弱,发展核电存在融资、基础设施、核监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困扰,这些国家发展需要核电供应商提供长期的帮助并提供较好的融资优惠条件。开发这类国家核电市场一般周期较长,且风险较大。
核电“走出去”还需提高其标准国际认可度。国务院研究室巡视员范必此前表示,核电涉及敏感技术,各国的核电发展政策不同,监管和认证体系也不一样,不同标准规范之间的互认性较差。但“我国核电标准是核电技术发展、国家监管、国内装备制造水平、工程建设领域管理和技术发展相协调的产物,尚未形成配套体系”。他认为中国核电标准国际认可度不高,距离支撑核电“走出去”的需要还存在差距。
产业投资内参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中投顾问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