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记何处去:爆红后的反思 如何引导用户是关键
爆红之后带来的改变除了团队人数增加,更多的是业务路线的调整。宇文卿希望“让大家知道我们更多的功能,玩得更好”。
再次去办公地点拜访,足记还是那个足记,只是办公面积不再仅仅局限在那个容纳十人左右的小小玻璃房,而是还包括了门口旁的几张桌子——团队已经扩张到了21人。除了更加忙碌,足记的联合创始人宇文卿看起来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讲起足记仍是恬淡而平静。
7月末,足记宣布完成A轮1000万美元融资,由成为资本、红杉资本、光源资本等共同投资,他们的天使轮投资机构光速安振也在这轮继续跟投。
提到现在的发展情况,“记者来得少了”、“不敢说循序渐进,还是在摸索”是宇文卿首先提及的感受。目前足记有3000万用户,估计“活着的”是1800万,日活跃用户在200万左右,其中60%的用户在20~29岁。
爆红后的反思
足记的成功源于“图片+字幕”的大片模式,这引发了过去的爆红,也带来了日后的桎梏。
“爆红时很焦虑,也很崩溃,团队的心情并不是外界想的那么开心。一方面不太想让那么多用户再加入,另一方面也有点浮躁、骄傲的心态,不知道要做什么。”宇文卿对《第一财经日报》坦言。
在她看来,有三方面本可以做得更好。
首先是用户的引导。产品爆红之后,一周内吸引了大量用户,形成了人带人的传播,但并非所有用户都了解如何使用。“当时应该多做一些百度知道的问答,引导用户进一步使用。”
其次是谨慎选择合作。当时接到了一些主动找上门却并不合适的偏硬广性质的合作,虽然是资源互换,然而给用户的体验不太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技术调整。团队自己也清楚底层架构可能无法承载大规模用户的负荷,但是出于稳定增长的判断和人手不够的现实,并没有及时进行调整。而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长期工程。
“现在用户流失和我们自己有关系。我们要改版,产品要加速。因为产品不流畅,前一段时间我们还在干通宵。创始人杨柳负责产品,管理技术的进度,但她不懂技术。还好我们后来找到了CTO。”宇文卿说。
而现在,产品的改进计划已经排到了明年,团队有着明确的奋斗方向。对于未来,宇文卿觉得“用户还是要看我们的路怎么走。我们和一些用户做了沟通,他们觉得朋友在足记的不多,还是会分享到朋友圈。我想社交这一块,还是特别关键的。人会找一个存在感,不然就可能不会用了”。
不想被“大片”局限
爆红之后带来的改变除了团队人数增加,更多的是业务路线的调整。宇文卿希望“让大家知道我们更多的功能,玩得更好”。
“有用户会觉得那么多大片都不想看了,我们在10~11月份整个相册会有一个大的调整。我们会让用户有更加自由的社交,引导用户对大片的处理,做一个原创的基地,创造自己的电影故事。”宇文卿说。
从电影方面着手,似乎是最顺理成章的一件事儿。由于电影、传媒和互联网的基本上资源都在北京,宇文卿开始经常出差,忙碌了半年多,虽然跟电影的合作仍处在摸索阶段,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比如今年7月,在上海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2015上海动漫展就是足记与微票的一次合作。在展览上,微票为足记开放了展台一角,足记可以发放带有台词的贴纸、扫码抽奖还有品牌露出。更进一步的合作还包括提供一些台词配字幕、开放取景地,但由于牵涉到费用问题,后者暂时还很难实现,甚至这样的合作本身也不能带来营收。
同时,足记也在鼓励片方开通账号发布电影预告和海报,通过与用户的接触增强产品的黏性。
此外,如何引导用户也是关键。
为了实现图片的社交化,足记团队也同北京市团委合作,发动用户拍摄自己的青春故事。“这个活动有4000人参加,但是能完整讲故事的用户还是很少,但这是我们今后想要引导用户的方向。”
这种引导还包括开启学生们的创作热潮形成故事性的影集、鼓励摄影师和导演用足记进行分镜头剧本创作、与热点结合让用户晒出秘密花园的涂色成果……这些都是足记为留住用户所付出的努力。
在更长远的计划里,足记甚至把与旅行社和景点景区的合作也纳入了考虑。但这只是构想,因为人手不够暂时还不会进行。
“有很多人在微博里给我们留言问足记还活着吗?我们活着。之前我们完全没有推广,现在也可能完全销声匿迹,但是融资后我们会把钱用在刀刃上,哪怕烧钱也是门艺术。”宇文卿说。
投资热点排行榜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中投顾问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