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谷歌为什么不会让欧洲受益
对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挥舞大棒,是欧洲特别喜欢的爱好,就连欧洲议会也无法抵抗这种诱惑。在最近一次基本上只有象征意义的投票中,议员们敦促谷歌搜索应该与其他服务分离——实际上是要求拆分这家公司。
可惜那么做只会让谷歌的批评者受益,而非欧洲公民。就像Facebook所主宰的社交网络行业一样,搜索似乎也是一个自然垄断行业。谷歌越了解每个查询——谁在查询、在哪儿、为什么——搜索结果就会越相关。一家梳理了全世界90%信息的公司,自然会比一家只掌握1/10信息量的公司做得更好。
不过,搜索只是谷歌盘根错节的资产组合中的一部分。智能温控器和无人驾驶汽车也是信息业务。两者皆利用了谷歌的海量数据库、嵌入硬件的传感器以及算法。所有这些业务都是互相依存的。
政策制定者尚未抓住这个两难困境的关键。把搜索与谷歌其他服务拆分,无异于使后者脱离提高其准确性和相关性所需的环境。不过,让谷歌作为一家自然垄断的实体运营,便是允许其入侵其他领域。
Facebook也带来类似的两难困境。如果你想围绕自己的在线角色构建一项服务——无论是搜索新音乐还是与邻居共用电动工具——Facebook提供的身份关口十分合用。通过绘制我们的兴趣点和社会关系,Facebook成为我们的声誉和消费习惯的托管人。它使其它企业可以获得我们的数字身份,而当我们与那些企业打交道时,Facebook本身也会掌握更多情况。
既然关于我们行为的数据也许是解决各种问题的钥匙,谁应该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呢?它们究竟应不应该被当作一种商品进行交易?
不妨想象一下这样的情形:这类数据以有利于公共使用的方式造福于实际产生数据的公民,让一个社区能够准确勾勒出人们的出行需求,并据此建立灵活、高效率的公车服务——永远不会超负荷或低负荷运营——媲美初创企业Uber的创新型交通方式。如今,通过Uber叫到的出租车,可以用云音乐服务Spotify播放乘客“点赞过”的歌曲。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一旦我们的数字身份置身于服务提供的中心地位后,有望实现的种种可能性。但是,让这些数据留在Google-Facebook这样的小圈子手中,难免妨碍其他企业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
我们需要一个从根本上分散而且安全的数据系统;没人能够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获取你的数据,除你之外,也没人可以拥有这些数据。然而,在刨除有损隐私的标识后,这些数据应该被汇总成一项公共资源。任何有抱负的创新者或企业家——而不只是谷歌和Facebook——都应该可以接入这个数据池来打造自己的应用软件。这将催生大量意想不到的功能和服务。
欧洲需要的并非是一家互联网行业的“空客”来挑战如同“波音”一样的谷歌,而是数千家与美国大公司同处一个公平竞争环境的灵活企业。只有当我们把某些类型的数据当作公共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对所有人都开放时,这种情况才会发生。如果一家大公司买断了某本书的所有影印本,使图书馆都没有藏本,你可以想象一下那种公愤。为什么我们要让自己的数据也接受这种遭遇呢?
投资热点排行榜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中投顾问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