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潜力巨大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方式正在成为主流。在2022年服贸会金融专题展上,绿色元素格外抢眼。绿色贷款、绿色消费、碳金融……金融机构集中展现了对污染防治、节能环保、生态农业等各个领域的有力支持,这一方面展现了金融机构服务绿色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金融机构对于绿色金融业务空间的一致看好。
为商业银行带来业务增长点
本次展会上,一系列绿色金融新成果、新产品集中亮相。邮储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北京绿色交易所、欧洲能源交易所等多家机构展出了绿色金融产品和创新服务,涵盖绿色融资、租赁、基金、投资和消费等领域。
浦发银行展示了“浦发绿创”特色业务品牌。据介绍,这是一套以集团协同、科技赋能为助力的“6+N”服务体系和丰富的产品矩阵,并落地业内多项首单业务。例如,落地锡林浩特市泰富大型风电示范项目贷款,助力建设国家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在北京,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为北京理想汽车绿色智能工厂建设提供信贷支持,助力智能制造企业发展。
安永集团的绿色金融碳中和项目,是本届服贸会推广的案例之一。安永集团相关负责人陈凯介绍,2021年,安永助力北京银行发行碳中和债券,预计所投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量14.5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4.81万吨。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大量绿色低碳投资,将创造巨大的投融资需求,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邮储银行副行长姚红表示,一方面,多家机构预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新增投资需求在100万亿元以上,需要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提高绿色金融业务增速和占比;另一方面,煤炭、煤电等传统化工能源和高碳行业的环境气候风险持续增大,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面临严峻挑战。商业银行需要紧抓政策与市场机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渐进有序优化资产结构,加强环境和气候风险管理,以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
积极践行ESG理念
随着“双碳”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绿色金融创新发展、ESG理念在国内逐渐深入人心。慕尼黑再保险大中华区总裁常青表示,ESG的目标应该是统一衡量资产和负债的两端。一方面要做减排的努力;另一方面要做赋能的努力。如何做到减排与赋能的动态平衡?常青认为,ESG应成为机构顶层设计的一部分,在架构、流程、业务实践中真正将其落到实处。
据中国太平介绍,该公司已将ESG纳入治理体系,制订了《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关于支持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绿色保险+绿色投资”模式,深度参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2021年,中国太平旗下太平财险为全社会提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巨灾保险、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信贷等保险保障超3081亿元,在参与气候治理、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今年以来,由于疫情、地缘政治冲突、全球通胀等因素影响,一些行业压力较大,但是ESG赛道相关企业都充满活力。”汇丰银行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介绍,汇丰携手沃尔玛通过创新的可持续供应链融资,将ESG深入到沃尔玛的整个供应链当中,在改善客户的供应商资金状况的同时,撬动客户与其供应商共同努力,减少供应链中的碳足迹。
以开放思维活跃碳市场
作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北京市指定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本次展会上,北京绿色交易所展示了自2008年成立以来积极开展环境权益交易、绿色公共服务、低碳发展服务和绿色金融服务的一系列成果。特别是在环境权益交易方面,北京绿色交易所发挥平台功能,利用市场机制推动降碳减排效果显著。自2013年开市至今,累计成交各类碳排放权产品约9391万吨,成交额超30亿元,成交均价稳居全国第一。
随着去年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建立,碳金融的关注度也开始升温。“碳市场有价格发现功能,碳金融产品有对权益的定价也有对风险的定价,这些定价在连续、活跃的交易过程中,会使价格越来越公允、越来越有效。而这个公允、有效、连续的价格就会形成价格曲线,这是市场化减碳机制的重要基础。”中国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周月秋说。
当前,碳金融产品创新处于起步阶段。本次参展的中信建投在展示绿色金融成果时表示,今年6月,中信建投国际与交易对手达成首笔标的为欧盟碳排放配额的交易,名义本金约1.60亿美元,在探索、发展碳金融服务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在活跃碳交易市场方面,要坚持开放思维。”周月秋表示,各个国家碳市场交易在机制建设、交易活跃度、碳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都有很多彼此值得借鉴的地方。在开放的过程中,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同时也要让海外市场更多地了解中国绿色金融的探索和成果,在全球绿色金融体系中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