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信贷产品监管加码 长尾客户风险被低估
银保监会官网公告显示,仅9月份以来,就有十余家银行及地方分支行因个人贷款业务违规被监管处罚,其中多家银行线上产品被点名。
随着地方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监管加强,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不良率分化日趋加剧的现象也越来越受关注。据Wind统计,2021年上半年上市城商行个人贷款不良率数据显示,多家银行不良率超过5%,部分城商行不良率低于0.5%,上半年城商行之间差距进一步增大。
业内分析认为,一直以来城商行个人贷款业务拓展更多依赖互联网平台合作,今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持续深入,地方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策略也在经历新一轮调整;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银行通过与科技实力强的金融机构抱团,进行基于大数据的业务布局,但基于大数据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下,长尾客户的风险往往被低估,大部分模型存在严重的缺陷,同时一些银行片面追求规模增长,多种因素使得一些地方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不良风险压力凸显。
线上信贷产品监管加码
银保监会官网公告显示,仅9月份以来就有20余份个人信贷业务违规罚单,涉及近10家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银行。其中,贷款三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甚至形成不良、小微快贷业务管理不审慎等问题,成为监管处罚重点。
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零售业务负责人王海洋(化名)表示,管理不审慎主要体现在对贷前资质审查、贷后资金用途环节的风险管控,年初各地监管部门对个人信贷业务督查力度就持续加码,主要集中在贷后监管和资金违规挪用。
王海洋补充指出,现在各家银行的小微信用贷、个人消费贷等零售业务基本已经实现线上化,操作越来越简单,有的产品客户仅需要填写身份信息、申贷需求等基本信息,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线上申贷,银行再依据掌握的客户大数据信息,通过信用贷产品模型的信用评估,很快即可以完成申贷、放贷。
“这类线上信贷产品,基本都是全流程的线上操作,对银行大数据和数据模型的依赖较强,但由于现在的线上信贷产品形式多样,很多甚至涉及到第三方合作机构,加之各家银行自身科技能力及数据积累也层次不齐,不少线上产品在风控管理方面存在不足。这也是最近监管抽查整治的重点方向之一。”王海洋表示。
“以前对银行线上贷款并没有特别要求,不过现在监管越来越严格,尤其对线上信贷产品关注更多,从总行层面对线上信贷产品的贷款条件、利率设计、资金额度、资金支取及用途管控等方面审核要求更严。”某地方监管机构人士向记者表示,不仅对新上线产品要求趋严,对存量线上产品也在指导银行自查整改。“整体来看,现在的重点就是个人贷款资金是否挪用进房市、股市,小微贷资金用途、资金价格和有无捆绑销售,从以往检查情况来看,线上信贷产品的信贷业务存在的监管问题也比较多,近来我们依据各家银行贷后管理要求对辖区内银行存量业务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监管规定。”
随着监管加强,今年以来银行也在加强对线上信贷业务的风险管控。某城商银行零售业务经理赵成(化名)表示,现在针对小微和个人的零售贷款,主要在做的都是线上产品,引导客户线上提交申请,线上审批放款。“一般线上额度都比较低,个人消费贷基本在30万元以下,但是线上提交申报资料后,客户通过补充提交证明资料,可以进一步提高贷款额度。”
赵成透露,随着监管对线上个人信贷产品要求越来越严,银行对线上新品的推出也更加趋于审慎。“去年底和今年初,银行接连推出或筹备了多款线上的零售信贷产品,不过二季度以来上线的新产品很少,有2款原来准备上线的线上产品也暂缓了,主要是考虑到符合监管要求的问题。”
长尾客户风险被低估
监管强化地方银行个人贷款尤其线上信贷业务风险管控的背后,是部分地方银行日渐上升的个人贷款不良压力。
从2021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业绩表现来看,地方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差距正在逐步扩大,除业务增速表现外,更体现在不良率增长的两级分化上,尽管一些银行个人贷款资产质量开始好转,但仍有不少城商行不良率大幅上升。
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在披露个人贷款不良率的16家上市城商行中,9家银行不良率指标较去年同比上升,5家银行不良率超过2%;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中,也有8家银行不良率较去年同比上升,4家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超过5%。
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认为,整体来看,上半年上市银行零售信贷新增不良普遍呈现下降趋势,但部分地区的地方银行不良压力依然比较高,主要是受区域经济环境影响,个人及小微业主出现逾期的情况比较集中,部分地方银行自身客群结构和信贷产品风控管理能力也存在不足,追求规模增速的同时弱化了风险管控。
王海洋认为,现在各家银行主要做的个人信贷大多是以大数据模型为基础的信贷产品,且基本都已经全面线上化,比如以公积金数据为基础模型的公积金贷、以纳税数据为基数的税贷等,还有银行推出的农耕贷、车位贷等,都是通过各种数据模型进行风险评估的信用消费类贷款。“不同银行之间金融科技实力相差较大,一些地方银行缺乏金融科技能力和大数据的支撑,更多是依靠第三方机构支持,进行产品研发和业务拓展,数据资源丰富性和数据模型的风险管理能力也会呈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王海洋表示,以线上贷款产品为例,针对线上贷款的资金用途一般是通过敏感字段、征信记录、大数据信息等进行风险管理,发现问题会有及时预警,但是对于敏感字段、大数据预警信息的风险模型等都需要有不断丰富的大数据和数据分析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