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淼: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倒计时 投资者应如何转型?
为了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种类繁多,并且潜在金融风险不断累积的境内居民资产管理业务,2018年4月27日,由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从投资范围、杠杆约束、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做了要求,旨在防范金融风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最大限度消除监管套利空间和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资管新规共29条,主要思路是统一监管标准、防控金融风险、有序规范创新。核心内容包括:净值化管理、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规范资金池、限制杠杆水平、提高资本和风险准备金要求、第三方独立托管、提高投资者门槛等。
对于投资者而言,资管新规意味着投资者的固收理财部分的资金收益将不复存在,这让“小白”投资者面临新挑战,也就是说这部分人群不得不面临学习专业理财知识,尽快学会读懂各类理财产品的全新模型以适应资管新规的需求。
据微淼联合中央财经大学、第一财经发布的《国民财商教育发展白皮书(2021年)》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只有15.1%的受访者对金融经济发展动态有非常及时的了解学习。另外,拉低理财者认知水平的关键因素在于受访者欠缺本金和利率的计算能力以及对理财产品的理解能力。
数据来源于《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2021年)》,由微淼财商授权中国网财经使用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仅9.7%受访者能够顺利地计算各类金融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因此 本金和利率这一维度受访者的得分仅为2.87;80.4%受访者对金融理财产品相关知识表示模糊;只有17.8%受访者对金融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有清晰的认知。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一是推动了资管存量业务整改平稳进行。新冠疫情从资金端和资产端上,对资管业务产生了双向冲击,尤其是在资产端,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一些投资项目原有还款安排面临调整,适当延长过渡期,能够缓解疫情对资管业务的冲击,有利于缓解金融机构整改压力;二是为金融机构培育规范的资管产品提供了宽松环境。过渡期适当延长,能够为资管机构进一步提升新产品投研和创新能力,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长期资金培育,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支持资管产品加大对各类合规资产的配置力度。
今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的最后一年,距离过渡期结束已剩下不到四个月时间,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理财市场的净值化转型已经进入冲刺阶段,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将往长周期、低收益、波动化的方向发展。应当指出的是,资管产品的净值化管理与打破刚性兑付紧密相连。因为净值化管理有助于解决资产池的分离定价与资金流向透明化问题,降低资管产品的信息不对称性,从根本上杜绝了金融机构变相开展资金池业务的可能。这无形间也体现了当前监管部门所强调的监管统一与穿透性。
实际上,资管新规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充满预期的理财市场,理财参与者也面临着新的市场、新的产品、新的规则,投资者也应该提升相应的理财产品理解能力、理财知识获取能力、理财技能必备能力,这意味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投资行为也面临全新的转型。
“打破刚性兑付”的资管新规对投资者有何影响?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是很多人投资者管理财富的出发点,资管新规明确了打破刚性兑付等一系列改革方向。在此之前,银行理财产品大多是约定时间、约定收益的“预期收益型”产品,资管新规发布后,不承诺固定收益、随行就市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开始呈上升趋势。
对此,微淼高研团郝仁认为,随着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加快,理财产品与金融市场、其他资管产品的关联增多,对产品流动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同时,理财产品门槛降低、理财产品投资者大幅度增加、以及以个人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等等,给理财产品流动性管理上都会带来新的挑战。
也就是说,作为普通理财投资者,需要多了解不同形式的投资理财市场。一方面,相对此前‘预期收益型’的保本理财产品,净值型理财的波动更加市场化,风险表现更贴近实际,更考验投资者的理财经验和知识积累;另一方面,净值型理财在底层资产流向、风险提示、风险等级等信息披露上更充分。
此前,理财产品在未给出测算方法的情况下,理财机构直接给出比较基准的业绩展示方式,极容易让客户将其预期收益类产品混淆。这种展示方式使得不少投资者还是将理财产品看作预期收益类产品来购买,这不仅不利于转变投资者的投资观念,而且很难实现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
郝仁认为,净值化转型的根本是要从需求端,也就是投资者这一端来培养对净值化产品的偏好,相关监管部门明确这一规定,有助于培育投资者对于净值化产品的投资理念,同时降低因原先展示模式带来的潜在风险,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为资管转型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理财者有了更好的投资预期,对待投资收益也会有更理智的态度。
“投资者专业素质和风险承受能力一般,需要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投资者教育活动,由于银行理财发展与投资者需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提升投资者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决打破刚性兑付,实现“卖者尽责”与“买者自负”有机统一,才能更好地推动银行理财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净值型理财产品是‘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投资者也应该做好短期之内浮亏的心理准备。毕竟,投资是一个放眼长线的事,要用平常心看待。”郝仁表示。
投资者应如何更好适应全新的理财市场?
资管新规下,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资管新规及其配套文件,都旨在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向“打破刚兑、回归本源”转型。
投资者参与经济金融活动的过程中,要明确“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切忌不可只看到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而忽略了理财产品可能遇到的投资风险,这样做只会让投资者面临本金亏损的窘境。
在理财净值化的今天,由于金融产品类型越发丰富、结构更加复杂、产品展示方式也会更加专业,对各类金融或者非金融机构提供理财服务的专业性也面临更高要求。专业化知识、专业化术语、专业化操作,也意味着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甚至彻底转变投资理念,培养长期性、理性、专业性的价值投资理念,避免“追涨杀跌”的偶然性投资行为。
不仅如此,投资者也注重防范金融投资风险,掌握必备的投资理财技能,在充分了解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及投资品偏好的基础上,掌控好自己的投资行为,用理性的投资逻辑应对千变万化的金融理财市场。
郝仁认为,投资者所要了解的理财产品是数以万计的,这是一个庞大的投资范围,其中有股票、基金、国债、黄金、期货等等不同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进行合理配置,在此之前最好先做个人风险偏好的测试,分析出目前的个人状况是属于保守型投资者、稳健型投资者、平衡型投资者、激进型投资者中的哪一种,投资者也可以通过专业的理财教育机构学习相关知识,从最基础的理财知识开始,通过循序渐进学习,从而更好地了解资管新规后复杂的理财市场。
此外,郝仁还提醒广大投资者,在学习理财知识的同时,应仔细甄别理财机构,有些理财机构打着传授理财知识的名义却变相推荐各类投资理财产品,所以,投资者应理性选择专业正规的理财教育公司,企业自身的自律也应该成为投资者首选的考量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