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基金 >

食品饮料行业:国际乳业形势分析与中国乳业发展研判

2020-12-06 21:35:00

 

来源:华创证券

近日,2021年华创证券资本市场年会食品饮料分论坛邀请到乳业专家会场演讲,对国际乳业形势做出了精彩分析,并对国内乳业进口、奶价、品类结构及国际化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研判,本文是乳业专家分论坛交流要点反馈。

国际乳业形势分析:需求承压延续,国际奶价或于2021年二季度左右步入下行通道。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2021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产出水平或仍将低于2019年,故预计明年乳品消费量及贸易量将下降。而疫情对生产影响较小,多数主产国原奶及乳制品产量持续增长。故展望来年,需求萎缩而供给稳增,预计国际原奶及乳制品价格于二季度左右步入下行通道。

进口预判:长期进口增长趋势难逆,来年产成品进口或放量。长期来看,国内乳制品供需缺口、人民币升值及国际化等因素使得进口不可避免。根据FAO估测,2019年中国奶源对外依存度已超过30%,且近年来液体乳、干乳制品等产成品进口亦维持增长态势。短期来看,低温乳制品用奶量提升,叠加国际奶价预计下行,那么常温奶供给不足势必会依靠进口来弥补。从结构上,预计原料奶进口相对平稳,乳制品产成品将显著增长。

国内奶价:原奶进入量价齐升阶段,国内外联动或致明年下半年奶价略有调整,但仍维持相对高位。国内奶价波动主要受进口奶粉替代性、国际化发展、乳制品结构及牛奶产量&成本等因素决定。疫情后消费者对健康免疫需求提升,对白奶及低温奶需求显著增长,而因以上品类用奶量较大,行业奶源逐步紧缺,5月以来奶价持续上行,原奶进入量价齐升阶段。展望来年,需求复苏支撑奶价持续上行,但考虑到国际奶价或于二季度左右步入下行通道,国内外联动效应下预计明年下半年奶价或小幅调整至3.6-3.8元,仍维持相对高位。

品类结构:低温奶占比将加速提升,未来3-5年有望达500亿规模。传统的低温巴氏奶采用75℃-85℃的恒温杀菌,保质期在7天左右,因此低温巴氏奶的销售半径有限。而使用超巴氏杀菌技术,可以在保留与低温巴氏奶相似口感的基础上,将保质期延长到15天,并且对贮存条件要求也更低,这意味着超巴氏杀菌技术在减少了冷链系统的建设成本的同时,可以用更高的利润率解决一二线市场容量有限的问题,同时也能拓宽渠道,进入到三四线市场。故低温奶真正的高增长的阶段到来,以我国大型乳制品企业的动销能力、资源匹配能力,预计未来3-5年整体低温奶产业可以从现在的300亿增长至500亿的规模。

乳企国际化:从“资本导向”到“品牌导向”。一方面,中国市场较大,国内需求无法被有效满足,乳企走出去利于锁定世界优质的资源,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另一方面,随着资本日益雄厚,政策大力支持及国际声誉好转,企业从过去侧重投资加工和奶源基础的初级阶段,逐步转向侧重投资产品品牌、专利技术、企业并购的“资本导向”阶段,并逐步试水国际市场。展望未来,随着企业国际竞争实力的提升,2020年前后中国企业将逐步向“品牌导向”转型,加快品牌海外植入,侧重投资产品品牌、市场渠道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重点乳制品子行业展望:1)奶粉明年将迎来重要节点。在人口出生率下滑、市场需求承压背景下,今年7月奶粉行业打起了价格战,但实际上,预计行业竞争真正重点在明年。对飞鹤等龙头而言,未来将会进入更多的细分品类,一是旨在提升其总体市场份额,二是通过新品带动修复其在价格战期间受损的中高端产品价格。2)短期主打低温的乳企明年仍会有红利,长期全国化乳企依然占优。短期来看,疫情下对健康免疫需求提升带来低温奶行业性增长红利,但长期来看,随着未来3-5年低温奶提量时机成熟,伊利、蒙牛及君乐宝等全国化乳企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在竞争中依然占优。3)奶酪行业尚未至天花板,竞争格局更为关键。新国标下“再制奶酪”不仅局限于儿童,还包括成人,当前行业规模较小,短期来看没有明显天花板,竞争格局对企业经营更为关键。4)传统酸奶进入低速增长阶段。疫情背景下偏休闲性质的传统酸奶品类整体表现不佳。其中,低温酸奶表现较差,常温酸奶及其他细分品类或小幅增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