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行业:底部反转行稳致远 景气度维持高位运行
本期内容提要
景气度反转并持续维持高位。玻璃供给量主要由新增产能和运行产能冷修进行调节,2016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环保政策趋严,玻璃新增产能持续降低,2018年以来新建生产线投产仅8条,合计产能6550t/d。2009年-2012年产能周期中,受益于大规模的地产投资拉动,玻璃产能大规模扩张;按玻璃窑冷修周期8-10年(通过调节冷修节点控制供给,实际停窑时间受到玻璃价格影响,可能延长或缩短)推算,现阶段应为冷修高峰期。2020年1-10月共有19条产线进入冷修期,合计产能12550t/d。2020年2季度疫情缓解下游需求快速恢复并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带动产能利用率和生产线开工率回升至10月末的67.94%和63.28%,追平去年同期水平。而玻璃盈利能力从5月反转持续提高,现阶段处于历史高位水平。盈利水平快速恢复并高位维持支撑厂商加速投产、开启冷修产线,带动供给有所恢复,但供给的弹性相对2009-2011年的产能扩展周期大幅减弱。
地产竣工周期来临,玻璃需求持续走强,库存跌至低位合理水平。房地产主导玻璃下游需求,玻璃安装多处于房地产竣工阶段,因此玻璃需求与房地产竣工呈现较强的相关性。2016-2019年房企普遍推行“高周转”战略,房屋新开工面积两年累计达到43.64亿平方米,最高增速17.2%。地产开工传递到竣工的周期一般需要3年时间,新冠疫情造成1季度施工竣工基本停滞,4月后出现阶段性加速支撑玻璃需求加速向上,带来玻璃库存历史最大斜率下降;3季度龙头厂商出货率维持在110%-120%,10月底玻璃库存已经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在刚性交房的预期下,4季度有望迎来抢工的高峰期,玻璃行情将持续得到支撑。
玻璃与原燃料价差持续走阔,行业盈利水平维持高位。原燃料是在玻璃成本中占比较高,其中纯碱占比20-25%、燃料占比35%-40%。截至10月末玻璃-纯碱-燃料的价差为56.01元/重箱,同比增加7.74元,高于2016-2019近三年平均值36.68元/重箱(+52.7%),且高于去年同期48.27元/重箱(+16%);玻璃与成本价差升至历史高位水平,支撑行业高盈利。纯碱价格自2019年初以来持续下降,疫情加速探底,到7月底重质纯碱跌至1270元/吨左右的低位,创2014年来新低;其后纯碱价格跟随玻璃快速反弹。而3季度末下游玻璃厂商按需采购,纯碱产线开工率业也升至80%以上的高位水平,纯碱库存从9月底开始见底回升,致使价格小幅回落。截至10月底,纯碱库存为68.2万吨,全国均价1946元/吨,我们预计中期范围内纯碱价格将维持在相对低位。生产玻璃所用燃料主要可分为石油焦、天然气、重油等三种,除石油焦受铝用阳极带动价格上涨外,其他均处于较低位置。5月玻璃价格触底回升,而纯碱与石油焦等燃料价格并未跟随反弹;随着玻璃价格不断走高,原燃料价格在延迟1-2月后开始跟随上涨,但玻璃价格涨价更快驱动玻璃与原燃料成本价差持续走阔。
光伏平价上网来临,双玻渗透率提升促进光伏玻璃需求高增。一方面光伏在政策、市场和技术等共同作用下,组件成本持续下降并逐步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带动装机量保持高增长。现阶段单晶硅PERC组件成本跌至1.4-1.5元/W,2020年竞价上网电价低至0.23元/度,光伏需求驱动力完全过渡到市场需求驱动。今年3月份国家能源局公布2020年补贴计划总额为15亿,6月28日补贴竞价共有25.97GW进入补贴目录;叠加去年递延项目,预计全年国内光伏装机45-50GW。海外方面,欧美、巴西、印度等主要光伏装机地区在2-3季度疫情缓解后需求快速回升,带动国内组件出口快速增长,上半年实现出口33.8GW,同比增长4.91%,3季度以来呈现加速趋势,预计全年组件出口量增长将超过10%至70GW以上;2020年全球光伏装机将达到132GW,延续2018年以来受益于组件价格持续下滑带来的装机高潮趋势。另一方面,双面组件由于在提升光转化效率、长期可靠性及耐久性等方面的优势,受到市场的认可,渗透率持续快速提升;彭博新能源预测双玻组件应用率预计在2020年达到20%、2025年提升至40%,进一步提升光伏玻璃的需求。
重点关注标的。旗滨集团:浮法玻璃龙头,原材料自供率预计可达90%,生产线位于铁运和水运网络发达地区,且自拥码头,成本优势显著;持续加大光伏玻璃、电子玻璃和药用玻璃领域的布局。信义光能:全球第一大光伏玻璃生产商,从信义玻璃拆分独立上市,市占率超30%,具有规模成本一体化优势。福莱特:全球第二大光伏玻璃厂商,2020年Q3毛利率达到42.69%,盈利能力大增。南玻A:成本费用控制效果显著,2020Q3净利率增长80.4%,与光伏龙头隆基股份签订65亿光伏玻璃合同,营收及利润增长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