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基金 >

保险业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创新

2020-07-02 09:51:00

 

来源:金融时报

在中国保险市场加快对外开放的格局下,大湾区保险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同时,大湾区一体化的推进让粤港澳三地之间的人员往来、企业合作更为密切,催生大量配套保险产品与服务的市场需求,促使珠三角城市保险业在优化产品形态、提升用户体验等方面更快地与国际接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香港保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首季来自内地访客的新增保单保费54亿港元,按年急跌57.7%,占个人业务总额15.5%。重疾及终身寿险产品仍是保费主要来源,分别占内地访客新增保单的48%和37%。

短期保费波动并不会撼动大局,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已约达到7000万人,且这里聚集了内地大批高净值人群。迫切的保险需求会成为香港保险业及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金融业发展的长期动力。如何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及服务,并让区域内保险业搭上金融业对外开放“快车”,保险业目前正在加速探索中。

对外开放催生广阔发展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大湾区GDP占全国比例达13%;大湾区保险保费收入约1万亿元,占全国(含港澳地区)总保费收入约23%,在全国保险业中具备明显发展优势。

国家对大湾区保险业发展高度重视。去年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17次提及“保险”,从互联互通、产品创新、民生保障等方面对区域内保险业发展进行了规划。银保监会和广东、深圳政府积极进行政策部署,规范和促进大湾区保险市场发展。今年5月,《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发布,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也透露,银保监会已制定2020年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15项具体工作计划。

据《金融时报》记者观察,2017年至今,大湾区的保险机构呈现陆续增设趋势。注册地在广东省的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和横琴人寿获批正式开业;中国再保险(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银保监会挂牌后境内保险企业首家获批在香港成立的保险机构;玖富数科集团收购了拥有香港保险经纪牌照的裕通财富保险经纪公司,开展人寿保险、医疗保险、一般保险、退休保障/年金计划、万用寿险及强积金顾问服务等业务。

2019年以来,新一轮金融业对外开放按下“快进键”,银行保险业迎12条对外开放新措施,国家层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为外资保险机构在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大湾区所具有的开放特质,将进一步吸引国际先进保险机构进入,保险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也将倒逼内地保险业创新发展。” 毕马威中国华南区金融业主管合伙人李嘉林在毕马威最新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保险业调查报告》中表示,预计在中国保险市场加快对外开放的格局下,具有丰富国际发展经验和产品创新能力的外资机构将与中国市场本土经验相结合,为大湾区保险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加快探索产品服务互联互通

大湾区一体化的推进让粤港澳三地之间的人员往来、企业合作更为密切,催生大量配套保险产品与服务的市场需求,促使珠三角城市保险业在优化产品形态、提升用户体验等方面更快地与国际接轨。

对于备受外界关注的“保险通”机制,香港特别行政区保险业监管局主席郑慕智在2019年6月表示,正在探索落实“保险通”,将仿效债券通、沪港通、深港通,采取封闭管道,让香港保险公司在大湾区从事试点销售结构相对简单、保障成分比较高的产品,而保单期满红利和理赔金必须全数返回内地,有效防范非法活动,并且避免资金外流。香港金融发展局、香港保监局等监管部门多次发声鼓励香港保险公司在大湾区内建立保险服务中心,提供保险咨询、索赔、续保等服务。深圳银保监局也发文拟在前海设立跨境保险服务中心,为在内地居住的港澳居民提供不含现金价值的险种理赔及续保等服务。

虽然香港与内地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互联互通因两地的法律及管理机制有所不同,现阶段具体措施仍在沟通规划中。但据记者了解,面对大湾区保险业的巨大市场机遇,多家保险机构已在积极布局。如中国太平在粤港澳大湾区实施了一批助力保险行业融合发展的重大项目,包括牵头筹建香港保险交易平台、在澳门策划开展巨灾保险项目等。

与此同时,大型险企也在研发针对大湾区的创新产品。中国人寿旗下财险公司表示,正在着手研究粤港澳航运保险、保证保险和雇主责任险等跨境活动保险业务,并在组织研发车险创新产品,针对分时租赁汽车、车辆代驾等新事物,加强精算与内控协同,合理厘定费率。人身险方面,太平人寿已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保险产品,在保障范围内,参保者不仅可以在内地获享北上广三地的优质医疗资源,还可选择到香港指定私立医院接受治疗(覆盖6种重症),在港治疗期间可享受直付便利。

科技生态驱动跨区域服务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科技对保险业的影响逐渐深入,大湾区将成为保险科技的优质试验田,同时也将受益于科技创新。在“科技+保险”的双轮驱动下,保险行业跨区域服务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两新一重”建设,其中一“新”是重点投资新型城镇化建设,而落实新型智慧城市行动又是重中之重。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大湾区一体化进程,其实正是打造“智慧城市群”的有力实践。当技术、资本和劳动力在大湾区内顺畅流动,保险业也是受益者。

“在大湾区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的辐射下,保险科技应用在推动保险业转型发展的同时,新保险产品创新又衍生出在营销、风控和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一系列新需求,这将实现对保险科技创新发展的反向驱动创新。保险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发展有望进入更加良性的循环互动阶段。” 毕马威中国信息与科技行业主管合伙人吴剑林表示。

众安在线旗下众安科技(国际)总裁许炜认为,未来5到10年,科技应是香港金融业的发展重点之一。“香港金融科技相对其他地区起步较晚,科技硬实力有待增强,但香港拥有庞大的金融业、成熟稳健的金融体系,具备发展金融科技的有利条件。”

事实上,香港保险公司一直在寻求通过销售渠道创新、核保及理赔流程优化、运营模式转型等方面提高其业务竞争力,但受限于香港本身市场的局限性,在本地寻求与保险科技公司合作的难度相对较高。随着大湾区保险行业推进跨境互通,香港保险公司可与其需求对口的保险科技企业进行密切合作。

长远来看,科技赋能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保险企业总部的集聚地、保险科技的创新中心,更有可能成为我国保险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和优秀范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