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助力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水泥行业来说,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促进绿色发展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2018年,在整体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得益于错峰生产政策的持续推行、行业自律的良好推进、节能减排政策和国家对环保的严厉督察等,以及水泥企业不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努力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水泥行业效益大幅提升。
不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融入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到企业生产的节能减排,环保理念成为企业绿色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现。在过去的一年,水泥企业把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让环境影响不断减小,生态效应不断提升,以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实现社会综合资源利用效益最优,谋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河南南阳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时刻牢记公司作为国企所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上马新工艺,应用新材料,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环保管控,拓展绿色产业,既守护了碧水蓝天,也实现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公司相继投入充足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脱硫提标改造,开展包装发货系统升级改造;在原来一卡通水泥发货系统基础上,又上马原材料购进一卡通系统,深入推进扬尘、噪声治理,改善现场作业环境,不断提升环保管理和清洁化生产水平;对入窑喂料系统进行改造,采用节能环保的TSCL转子秤;对原料磨入磨系统进行改造,增设节能环保的板链锁风装置;推广应用脱氮脱硝等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创新环保技术,设计移动收尘设备,购置抑尘车;改造升级窑头窑尾环保设施等,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各项环保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公司被河南省工信委列入“省级培育类绿色工厂”名录。
江苏鹤林水泥有限公司始终把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通过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实现提质增效,以实际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营业收入和节能降耗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认真落实国家节能法规,投入专项资金4000万元进行节能技术、装备的改造。2017年,公司重点对1号原料磨进行技改,通过对原料磨整个系统进行优化,设备进行更新,实现1号原料磨的电耗比原先下降8千瓦时左右。1年下来,仅这方面就可以节省综合电耗1050万千瓦时左右。公司持续完善了能源监测与控制平台的建设,完成了公司现场运行监控中心,通过管理、技术的提升,公司去年完成节能量2080吨标准煤,完成年度节能量目标的138.7%,超额完成了序时进度。
江西于都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在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绿色工厂”后,坚持把打造“绿色竞争力”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以对标管理为抓手,瞄准降低煤耗和综合电耗、提高余热发电量等重要节能指标,对标一流,突出考核引导,狠抓措施落实,大力推进标准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企业发展不减速、环境保护有进展的良好效果。公司创新生料工艺配方,经过多次试验反复论证,不断优化、不断总结,熟料标煤耗再创佳绩。今年4——11月,连续8个月吨熟料标煤耗低于100千克以下,1年可节约生产成本100多万元。2018年3月,对生产循环水泵进行节能技改,主要更换水泵、电机及配置专用节流增压整流装置,改造后两台泵合计流量为400m3/h,运行情况良好,改造后水泵流量、压力和改造前差别小于5%范围内,节电率达20%以上。
努力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
2018年,水泥供给和需求市场总体稳定,水泥行业效益大幅提升,但是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仍然严重,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在环保趋严、产业竞合提速的大背景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健康可持续发展型企业将越来越被市场看好。近年来,水泥企业纷纷切入环保业务,增加水泥窑的功能拓展业务,努力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作为水泥行业的领军企业,海螺水泥先后开发出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利用新型干法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等节能环保新技术,实现了水泥主业产业链的深度延伸。海螺水泥自主开发的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效有解决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占用大量土地和二次污染的难题。目前,在安徽、贵州、甘肃、广东、重庆等多省市共建成17个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形成年处置城市生活垃圾205万吨能力,真正做到将垃圾“吃干榨尽”。海螺集团建设的世界首条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环保示范项目成功投运。该项目投资5000余万元,年回收二氧化碳5万吨,在世界水泥行业首开碳捕捉利用之先河,对推进我国乃至世界水泥工业节能减排有着深远的示范意义。
金圆股份拥有“以水泥、商砼业务为核心的建材产业和以固(危)废处置为核心的环保产业两大业务板块”。截至目前,公司已投产危(固)废处置项目5个,处置产能40万吨左右;已获环评批复正在建设中或规划建设中的危(固)废处置项目9个,处置产能100万吨左右。2018年上半年,公司环保产业实现营收25.05亿元,同比增长11795.39%;实现净利润9666.94万元,同比增长2388.79%。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行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公司扎根水泥行业,着力打造水泥窑协同为主线的综合型危废处理模式,将使公司业绩弹性不断增大。
作为天津市规模最大、唯一拥有回转窑的水泥生产企业——天津振兴水泥公司,利用离天津市区较近的优势,建立起固废处理和污泥处置两条生产线。随着天津城市建设进程加快,许多化工、制药企业逐渐外迁,原址土壤修复成为废弃物处置热点。公司自主研发和建立了国内首条专门利用水泥窑处置污染土的生产线。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实现了水泥去产能,另一方面则通过环保升级补短板。据介绍,公司污染土处置创造利润今年预计有望达到3500万元。
根据台泥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与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台泥国际将与东方园林合作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通过多样化的合作模式,以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及危险废物为主营业务,并投资于配套服务的相关设施设备,协同处置固体及危险废物。双方约定,将尽快选取台泥国际下属一子公司水泥厂作为首个合作项目试点,进而在台泥国际各子公司区域内落实固废处置产业布局,共同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发展。
出台多项政策持续推进
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环保税立法的目的是通过发挥税收调控作用,形成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强化企业治污减排的主体责任,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伤害。相比于原先排污费存在的执法刚性不足、地方政府和部门干预等问题,排污费改成环保税后,企业将主动加大环保改造力度,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和绿色生产。
《关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要求,自2018年3月1日起,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即“2+26”城市)行政区域内,国家排放标准中已规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行业及锅炉的新建项目,开始执行特别排放限值;10月1日起,火电、钢铁、石化、化工、有色(不含氧化铝)、水泥行业现有企业及在用锅炉要执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排放限值。
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总体目标是,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的省份,要保持和巩固改善成果;尚未完成的,要确保全面实现“十三五”约束性目标;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应在“十三五”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确定,要全面完成2018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3%左右。要深化工业污染治理。自2018年10月1日起,严格执行火电、钢铁、石化、化工、有色(不含氧化铝)、水泥行业及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方案》强调,要因地制宜推进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实行差别化错峰生产,严禁采取“一刀切”方式,对行业污染排放绩效水平明显好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环保标杆企业,可不予限产。
为实现水泥行业节能减排达标目标,有效推进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中国水泥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继续推进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工程),落实国务院〔2016〕34号文件和《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等政策要求,加强创新驱动,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实现节能减排,提升有效供给;提高智能制造水平降低企业成本,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特种水泥等新用途、新效能的应用技术研究,围绕新需求加强新供给,实现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继续推动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生产管理、智能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